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话文翻译:
花并不是花,雾也不是雾。半夜来临,天明又离去。来如春梦般短暂,去似朝云般无处可寻。
注释:
字词注释:
- 花非花:指的不是花,暗示一种朦胧的状态。
- 雾非雾:同样不是雾,表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
- 夜半来:在半夜的时候来临,象征着梦境的来临。
- 天明去:天亮时又离去,暗示短暂。
- 春梦:春天的梦,象征梦境的美好和短暂。
- 朝云:早晨的云,象征无常和易逝。
典故解析:
- 诗中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春梦”和“朝云”都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表达梦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广泛,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作品常常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花非花》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刻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梦境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思索,折射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花非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模糊的表述方式,展现了梦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诗的开头“花非花,雾非雾”便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似乎在表达一种难以捉摸的情感。这种模糊的表述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观察,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常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夜半来,天明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瞬息万变。夜半的来临象征着梦的降临,而天明后的离去则暗示着梦境的消失,给人一种惋惜之感。后两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通过比喻将梦境与春天的梦和朝云相联系,展现了梦的美好与短暂。诗人用“几多时”来感叹梦境的短暂,而“无觅处”则进一步加深了对梦境消逝的无奈与迷茫。
整首诗充满了对短暂人生的感慨,梦与现实交错,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这种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表述,白居易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无常,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非花,雾非雾。
- 表达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既非真实的花,也非真实的雾,象征梦境的虚幻。
-
夜半来,天明去。
- 夜半的来临代表梦的降临,天亮的离去则标志着梦的结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来如春梦几多时?
- 梦的来临如同春天的梦境,短暂而美好,发出对梦的珍惜与追问。
-
去似朝云无觅处。
- 梦的去往如同早晨的云彩,难以捉摸且无处寻觅,暗示梦的无常与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比作春梦与朝云,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短暂的事物。
- 雾:象征模糊、难以捉摸的感受。
- 春梦: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梦境。
- 朝云:象征无常与易逝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非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D) 王维
-
诗中“夜半来,天明去”的意思是:
- A) 梦的来临与离去
- B) 夜晚与白天的交替
- C) 花的开放与凋谢
- D) 人生的起伏
-
诗中“来如春梦几多时”的意境主要表达了:
- A) 梦的美好与短暂
- B) 春天的气息
- C) 花的盛开
-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白居易
- A) 梦的来临与离去
- A) 梦的美好与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花非花》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多地聚焦于家庭和亲情的缺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白居易的作品更为抽象,强调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而杜甫则通过具体的情感描写,展现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