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时间: 2025-01-01 12:10:45

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

去路全无千里客,

秋田不见五陵儿。

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

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征战初休草又衰,
咸阳晚眺泪堪垂。
去路全无千里客,
秋田不见五陵儿。
秦家故事随流水,
汉代高坟对石碑。
回首青山独不语,
羡君谈笑万年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战争刚刚结束,草木又开始枯萎,我在咸阳的黄昏中眺望,眼泪几乎要流下来。离去的路上没有了千里之外的旅客,秋天的田野里见不到五陵的儿女。秦朝的故事随着流水消逝,汉代的高坟与石碑对立而立。回首青山,只是默默无语,羡慕你能与朋友谈笑,享受万年的美好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征战:指战争。
  • 草又衰:草木又开始枯萎。
  • 咸阳:秦朝的都城,象征着历史。
  • 千里客:远道而来的旅客。
  • 五陵儿:指五陵地区的年轻人,五陵是指汉代的王公贵族的墓地。
  • 秦家故事:指秦朝的历史故事。
  • 汉代高坟:指汉朝的皇帝和贵族的坟墓。
  • 谈笑万年枝:指与朋友欢聚,享受长久的快乐时光。

典故解析:

  • 咸阳:古代秦国都城,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五陵:象征着盛世和繁华的过去,五陵是指汉朝的王公贵族墓地,暗含对逝去时代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战乱初息之际,诗人站在咸阳,感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咸阳这一历史名城,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与和平、过往与现实的复杂情感。在“征战初休草又衰”中,诗人以草木的枯萎象征战后的凋零与无奈,显示出经历战争的土地的沉重。而“咸阳晚眺泪堪垂”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失落,景色的凋零与人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去路全无千里客”描绘了在战乱后的咸阳,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空荡荡的街道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而“秋田不见五陵儿”则将视野转向五陵,意指曾经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令人感慨。

诗中后半部分提到的“秦家故事随流水”和“汉代高坟对石碑”,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流逝的历史如流水般无法追溯,而高耸的石碑则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永恒。

最后,“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诗人回首青山,感叹自己孤独的境地,羡慕他人能够谈笑风生,享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在沉重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征战初休草又衰:战争刚结束,草木又开始枯萎,暗示着环境的恶化与战后的荒凉。
  2. 咸阳晚眺泪堪垂:在咸阳的黄昏中远眺,眼泪几乎要流下来,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
  3. 去路全无千里客:离去的路上没有远道而来的旅客,体现出孤独和无奈。
  4. 秋田不见五陵儿:秋天的田野里看不到五陵的年轻人,暗指已逝的繁华时代。
  5. 秦家故事随流水:秦朝的历史故事如流水般逝去,象征着历史的无情。
  6. 汉代高坟对石碑:汉朝的坟墓与石碑矗立,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永恒。
  7. 回首青山独不语:回头望去,青山静默无言,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8. 羡君谈笑万年枝:羡慕他人与朋友欢聚,享受长久的快乐时光,反映出诗人的一种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草木的衰败比喻战后的荒凉。
  • 对仗:如“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青山拟人化,突出其沉默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当下孤独的感慨,体现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咸阳:历史的象征,代表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
  • 草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五陵:象征着逝去的繁华与年轻人的怀念。
  • 青山:代表着永恒与沉默,映射诗人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咸阳”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 A. 汉代
    • B. 唐代
    • C. 秦代
    • D. 宋代
  2. “秋田不见五陵儿”中的“五陵儿”指的是?

    • A. 村民
    • B. 王公贵族的子女
    • C. 农民
    • D. 士兵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孤独和怀念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1.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战乱后的失落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无奈。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体现出人类在宏大背景下的渺小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注释与评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