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岩僧道元住灵泉寺》

时间: 2025-01-17 09:55:24

细字看三藏,明心阅大千。

受衣岩下寺,卓锡涧南泉。

一峡清风远,双峰白月圆。

灯灯传祖印,自有雪堂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字看三藏,明心阅大千。
受衣岩下寺,卓锡涧南泉。
一峡清风远,双峰白月圆。
灯灯传祖印,自有雪堂禅。

白话文翻译:

细细阅读《三藏经》,用明亮的心灵去理解宇宙万千。
在岩下的寺庙中接受袈裟,走出涧口,来到南边的泉水。
峡谷中的清风悠远,双峰上的白月明亮圆满。
一盏盏灯火传承着祖师的印记,自有那雪堂的禅意。

注释:

  • 细字:仔细的文字,指“细读”。
  • 三藏:指《经》、《律》、《论》三部佛教经典。
  • 明心:指心灵明亮,理解深刻。
  • 受衣:受戒时接受僧衣的仪式。
  • 卓锡:是僧人持锡杖行走的意思,表示行脚传教。
  • :峡谷,指狭窄的山谷。
  • 灯灯:多盏灯,象征照亮。
  • 传祖印:传承祖师的印记或教义。
  • 雪堂禅:指一种清净的禅宗境界。

典故解析:

  • 三藏:佛教经典的统称,重要性不言而喻。
  • 卓锡:古代僧人的行脚方式,象征着传播佛法。
  • 雪堂:通常指禅宗的清净境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镒,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而著称,常表现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西岩僧道元之际,表现了诗人对道元的尊重与祝福,以及对佛教修行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佛教僧侣的修行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在“细字看三藏”中,诗人强调了对经典的深刻理解,表明了修行者的内心追求与对智慧的渴望。而“受衣岩下寺”则描绘了僧侣接受袈裟的庄重仪式,体现了宗教信仰的严肃性。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清风远”和“白月圆”营造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象征着心灵的澄净与圆满。最后“灯灯传祖印”则传达了佛教传承的延续性,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字看三藏:细致入微地阅读佛教经典,暗示对知识的尊重。
  2. 明心阅大千:用明亮的心灵去体悟世间万象,强调心灵的觉悟。
  3. 受衣岩下寺:在山岩下的寺庙中接受僧衣,象征正式加入僧团。
  4. 卓锡涧南泉:持锡杖走向南边的泉水,表明行脚传教的方式。
  5. 一峡清风远:峡谷中的清风,象征远离尘世的宁静。
  6. 双峰白月圆:双峰下的明月,暗喻人生的圆满与和谐。
  7. 灯灯传祖印:多盏灯火象征传承,表达对祖师教义的尊重。
  8. 自有雪堂禅:雪堂的禅意自成一派,象征纯净的信仰与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火比作祖师的教义,展现传承的光明。
  • 对仗:如“清风远”和“白月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修行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修行者的祝福与期许,同时也反映出佛教思想的深邃与广博,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三藏:象征佛教经典,知识的源泉。
  2. 清风:象征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3. 白月:象征纯洁、圆满的理想。
  4. 灯火:象征智慧的光明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细字看三藏”的含义是什么?
    A. 细读经典
    B. 看书法
    C. 读小说
    答案:A

  2. 填空题:诗中“灯灯传祖印”主要表达了对____的尊重。
    答案:祖师教义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白月”是象征着人生的苦涩。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苏轼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题西林壁》: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出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本诗在情感深度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