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谢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
时间: 2025-01-01 16:04: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谢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
—— 司马光
富寿安民旧学违,
符移拥笔素心非。
青云有路那足顾,
白发满头胡不归。
永日杜门无俗客,
临风隐几得天机。
西山爽气秋应好,
恨不相从上翠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和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提到富裕和长寿的传统学说与当今的实际情况相违背,说明对世俗的无奈;接着提到自己心中所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接下来的两句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虽然青云之路在眼前,却因年岁已高而无缘归去。最后,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渴望与友人一同享受秋天西山的清新气息。
注释:
- 富寿安民:古代理想的社会状态,寓意富足、长寿、安定的民众。
- 符移:指符咒、法令变化,暗指世道的变迁。
- 青云有路:指出仕做官的前途。
- 白发满头:比喻年老,时光流逝。
- 杜门:指闭门不出,隐居的生活。
- 隐几:指隐居在小桌子旁,形容安静自得的状态。
- 翠微:指青山,象征高远和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古代中国历史学的重要代表。司马光性格严谨,崇尚儒家思想,作品风格简练、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司马光在官场经历困扰,渴望隐居的时期。他的心境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环境和世俗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句提到“富寿安民旧学违”,不仅写出了对传统理想的怀念,也暗含了现实的失落与无奈。诗人对当下的社会现象感到失望,认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接下来的“青云有路那足顾,白发满头胡不归”两句,更是将这一主题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渴望,却因年老无法实现的无奈之情。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尤其是“西山爽气秋应好,恨不相从上翠微”两句,展现出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西山秋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与友人共赏自然美景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世俗的超然与向往,反映了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富寿安民旧学违:传统理想的社会状态与现实情况不符。
- 符移拥笔素心非:对现实的无奈与心中理想的隔阂。
- 青云有路那足顾:虽然前途光明,但因年老而无缘追求。
- 白发满头胡不归:感慨年华已逝,无法归去理想之地。
- 永日杜门无俗客:隐居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
- 临风隐几得天机:在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
- 西山爽气秋应好:描绘西山的美好秋景,令人向往。
- 恨不相从上翠微: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富寿安民”和“符移拥笔”,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西山和秋景象征理想生活。
- 排比:整首诗使用排比的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前途。
- 白发: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西山:象征隐逸和自然之美。
- 秋气:象征宁静与成熟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富寿安民”是指什么?
A. 民众的富足与长寿
B. 传统的学说
C. 政治理想
D. 以上皆是 -
“青云有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友人的怀念
C. 对秋天的喜爱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李白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而司马光则通过青云与白发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司马光生平与文学成就》
- 《诗词鉴赏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