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草堂望瑞石山》

时间: 2025-01-01 10:07:13

树荫疏窗水满池,好山当面足栖迟。

一轩凉意翠欲滴,咫尺烟光画不疑。

露髻笑凭云隐见,仙源只隔屋参差。

移家拟向南头住,早晚红藤得共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树荫疏窗水满池,好山当面足栖迟。
一轩凉意翠欲滴,咫尺烟光画不疑。
露髻笑凭云隐见,仙源只隔屋参差。
移家拟向南头住,早晚红藤得共支。

白话文翻译:

在树荫下,窗前水池满溢,面前的好山使人愿意久留。一间屋子里,凉意如翠色般沁人心脾,近在咫尺的烟雾仿佛画中无疑。露水中的女子笑着,依靠着云朵隐约可见,仙境的源头只隔着几间房屋。打算搬家到南边去,早晚红藤就能一起支撑。

注释:

  • 树荫:树的阴影,指夏日凉爽的环境。
  • 疏窗:窗户透光的稀疏,暗示窗外的自然风光。
  • 栖迟:栖息和停留,形容在美丽的环境中流连忘返。
  • 咫尺:非常近的距离。
  • 烟光:烟雾中的光影,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 露髻:露水打湿的发髻,描绘女子的清新形象。
  • 仙源:指神仙的源头,寓意美好的理想境界。
  • 南头:南边的方向,象征着新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堂,清代著名诗人,生于风景如画的地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徐堂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选择隐居于自然之中,追求宁静的生活。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相融合,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孙氏草堂望瑞石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徐堂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清幽,流露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开头两句“树荫疏窗水满池,好山当面足栖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场景,树荫和水池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夏日的凉爽和自然的亲近。“一轩凉意翠欲滴,咫尺烟光画不疑”通过细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怡人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句子中,徐堂运用“露髻笑凭云隐见”这一意象,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清雅形象,似乎在向读者展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仙源只隔屋参差”则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距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两句“移家拟向南头住,早晚红藤得共支”则表达了他打算迁居的决心,暗示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生动而富有层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树荫疏窗水满池:描绘出一个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窗前,水池波光粼粼的宁静自然环境。
  2. 好山当面足栖迟:面对美丽的山景,令人不愿离去,流连忘返。
  3. 一轩凉意翠欲滴:室内的凉意如绿意般充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夏日的清爽。
  4. 咫尺烟光画不疑:烟雾缥缈,令人疑似置身于画中,展现出诗人的幻想与陶醉。
  5. 露髻笑凭云隐见:女子的形象通过露水与云朵的结合,显得清新而优雅。
  6. 仙源只隔屋参差:理想的仙境似乎就在眼前,距自己不远,暗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7. 移家拟向南头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计划与期待。
  8. 早晚红藤得共支: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光画不疑”,将自然景色比作画面,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如“露髻笑”,赋予了自然与人物情感,使描写更为生动。
  • 对仗:全诗的句式工整,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田园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荫:象征自然的庇护和凉爽。
  • 水池:代表宁静和生机。
  • 好山:象征理想和美好。
  • 露髻:代表清新与纯洁的女子形象。
  • 红藤:象征生活的温馨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好山”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诗人的理想
    C. 自然的美景
    D. 以上皆是

  2. “露髻笑凭云隐见”中“露髻”指的是: A. 女子的发型
    B. 露水中的花朵
    C. 云雾中的景色
    D. 岩石的形状

  3. 诗人打算迁居到哪里?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答案:

  1. D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多表现了孤独与思考,而徐堂则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 杜甫的《春望》则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关怀与历史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