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陶》

时间: 2025-01-03 09:19:47

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陈陶
杜荀鹤 〔唐代〕
耒阳山下伤工部,
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
却成开解哭君心。

白话文翻译:

在耒阳山下我为工部哀伤,
在采石江边我为翰林悲痛。
两处的荒坟各有三尺,
却成了我解忧的泪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耒阳:指耒阳山,是指湖南省的一座山。
  • 工部:指工部尚书,古代政府中负责土木工程的官员,特指陈陶。
  • 翰林:翰林院是古代的文学机构,指的是当时的文人。
  • 荒坟:指无人照顾的坟墓,象征着逝去的人。
  • 开解:指安慰、解开心结。

典故解析:
陈陶,字公干,曾任工部尚书,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受到杜荀鹤的敬仰。两地的荒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对逝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35年-882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竹溪。其诗风清新、高远,擅长写景抒情,常表现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荀鹤对友人陈陶的追悼之际,表达了他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哭陈陶》是一首表达哀悼的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通过描绘耒阳山和采石江这两个地点,展示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精神联系。开篇即以“伤工部”引入,表现出诗人对陈陶的深切怀念。接下来提到的“吊翰林”,则将哀伤的情感扩大到对整个文人群体的哀悼,显示出文化圈的损失。

“两地荒坟各三尺”一句,既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荒坟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死的无常。最后一句“却成开解哭君心”,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尽管有悲痛,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带来了某种程度的释然。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意蕴深远,表现了杜荀鹤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富有张力的艺术效果,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耒阳山下伤工部:在耒阳山下,我为工部尚书陈陶的离世感到悲伤。
  2. 采石江边吊翰林:在采石江边,我为翰林院的文人感到惋惜。
  3. 两地荒坟各三尺:两处坟墓都已荒凉,各有三尺的高度。
  4. 却成开解哭君心:这些荒坟却让我明白了心中的忧伤。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荒坟作为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反映了生死相依的哲理。通过对荒坟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悲痛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友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耒阳山:象征着逝者的故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 采石江:代表着流逝的时间与无情的自然,突显了生命的脆弱。
  • 荒坟:象征着遗忘与死亡,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耒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省
    B) 河南省
    C) 四川省

  2. 陈陶的身份是什么?
    A) 诗人
    B) 工部尚书
    C) 皇帝

  3. “荒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生命的脆弱
    C) 幸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杜荀鹤的《哭陈陶》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但杜荀鹤更加强调生死的无常,而王维则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