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十首 其二 李山甫 〔唐代〕 受尽风霜得到春,一条条是逐年新。 寻常送别无馀事,争忍攀将过与人。
白话文翻译: 经历了无数风霜终于迎来了春天,一条条柳枝都是逐年新生。 在平常的送别场合中,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怎忍心攀折柳枝送给离别的人。
注释:
- 受尽风霜:形容柳树经历了严酷的冬季。
- 逐年新:每年都有新的生长。
- 寻常送别:平常的离别场合。
- 争忍:怎忍心。
- 攀将过与人:攀折柳枝送给别人,古时习俗,折柳送别表示依依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经历寒冬后迎来春天的景象,并通过柳枝的逐年新生,隐喻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重生。同时,诗中提及的送别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希望重生的深刻感悟。首句“受尽风霜得到春”,描绘了柳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经历了严酷的冬季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复苏。次句“一条条是逐年新”,进一步以柳枝的新生,象征着岁月的更迭和生命的延续。后两句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内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首句“受尽风霜得到春”:通过“受尽风霜”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柳树在严冬中的坚韧,而“得到春”则预示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
- 次句“一条条是逐年新”:以“逐年新”来形容柳枝的生长,强调了生命的循环和岁月的更迭。
- 后两句“寻常送别无馀事,争忍攀将过与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柳树拟人化,如“受尽风霜”、“争忍攀将过与人”,赋予了柳树人的情感和行为。
- 象征:柳枝的新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重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希望重生以及友情的深刻理解。诗中柳树的形象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
意象分析:
- 风霜:象征着严酷的环境和挑战。
- 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柳枝: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友情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受尽风霜得到春”中的“风霜”象征着什么? A. 严酷的环境和挑战 B. 春天的到来 C. 柳树的生长 答案:A
-
诗中“一条条是逐年新”中的“逐年新”指的是什么? A. 柳树每年都生长 B. 柳树每年都死亡 C. 柳树每年都开花 答案:A
-
诗中“争忍攀将过与人”中的“攀将过与人”指的是什么? A. 攀折柳枝送给别人 B. 攀登山峰 C. 攀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山甫《柳十首 其二》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但李山甫的诗更侧重于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重生,而王之涣的诗则更侧重于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壮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助于理解李山甫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