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瑞相寺》

时间: 2025-01-08 03:18:10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瑞相寺 李山甫 〔唐代〕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走进僻静的禅寺,僧人迎接并披上僧袍。我自怜再次来到这里,回忆起旧时的游历。泉水和石头构成清虚的境界,松树和竹子展现出古老的姿态。问师父从此分别后,仙鹤的飞行几次能知晓。

注释:

字词注释:

  • 禅关:指禅寺的入口。
  • 衲披:僧袍。
  • 清虚境:清净虚无的境界。
  • 松筠:松树和竹子,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长寿。
  • 鹤驾:指仙鹤,象征长寿和超脱。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鹤驾”常与道教的仙鹤形象相关,象征着超脱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禅意为主。此诗可能是在他重游某禅寺时所作,表达了对旧游的回忆和对禅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重游某禅寺时所作,表达了对旧游的回忆和对禅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寺的静谧和自然景物的古老,表达了诗人对禅境的向往和对旧游的回忆。诗中“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一句,以泉石和松筠为意象,构建了一个清净虚无的境界,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内心宁静和超脱。结尾的“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则带有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路入禅关僻”,描绘了禅寺的僻静,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次句“僧迎取衲披”,通过僧人的迎接动作,增强了禅寺的宁静氛围。
  • 第三句“自怜重到此”,表达了诗人对重游此地的感慨。
  • 第四句“还忆旧游时”,进一步强化了对旧游的回忆。
  • 第五句“泉石清虚境”,以泉石为意象,构建了一个清净虚无的境界。
  • 第六句“松筠古老姿”,通过松筠的古老姿态,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
  • 第七句“问师从此别”,表达了离别之情。
  • 第八句“鹤驾几回知”,以鹤驾为象征,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泉石清虚境”中的“清虚境”比喻了禅境的清净。
  • 拟人:“松筠古老姿”中的“古老姿”赋予了松筠以人的姿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泉石”对“松筠”,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禅境的向往和对旧游的回忆,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超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石:象征清净和虚无。
  • 松筠:象征坚韧和长寿。
  • 鹤驾:象征长寿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泉石清虚境”中的“清虚境”比喻了什么? A. 禅境的清净 B. 自然的美丽 C. 历史的古老 D. 人生的无常

  2. 诗中“松筠古老姿”中的“古老姿”赋予了什么以人的姿态? A. 松树 B. 竹子 C. 松筠 D. 泉石

  3. 诗中“鹤驾几回知”中的“鹤驾”象征了什么? A. 长寿 B. 超脱 C. 离别 D. 重逢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禅寺的静谧和自然景物的古老。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李山甫的《题瑞相寺》都描绘了禅寺的静谧,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