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慧光寺二首 李山甫 〔唐代〕 僧堂拂拭旧时尘,莺老花残五换人。 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
白话文翻译: 僧堂中拂去旧时的尘埃,莺鸟老去,花儿凋零,五次人事更迭。 四海之内战乱如同鼎中的沸水,山中却依然有享受太平的人。
注释:
- 僧堂:僧人居住的房间或寺庙。
- 拂拭:擦拭,清除。
- 莺老花残:形容时间的流逝,春天过去,莺鸟老去,花儿凋谢。
- 五换人:指人事变动频繁,五次更迭。
- 四海干戈:指全国范围内的战争。
- 鼎沸:形容局势动荡,如同鼎中的沸水。
- 太平人:指在动荡时期仍然享受和平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后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比山中僧侣的宁静生活与外界的战乱,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僧堂的描绘和对四海战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句“僧堂拂拭旧时尘”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僧人拂去尘埃,象征着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新生活的期待。第二句“莺老花残五换人”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了人事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后两句“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仍有地方保持着和平与宁静,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僧堂拂拭旧时尘:描绘僧堂的宁静,拂去尘埃象征着对过去的整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 莺老花残五换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人事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 四海干戈如鼎沸:形容全国范围内的战乱,局势动荡如同鼎中的沸水。
- 山中犹有太平人:即使在动荡的时代,山中仍有享受和平生活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四海干戈如鼎沸”与“山中犹有太平人”的对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 象征:“僧堂拂拭旧时尘”中的“拂拭”象征着对过去的整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僧堂宁静生活的描绘和对全国战乱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僧堂:象征宁静和避世。
- 莺老花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 四海干戈:象征全国范围内的战乱。
- 山中太平人:象征在动荡时期仍能享受和平生活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僧堂拂拭旧时尘”中的“拂拭”象征着什么? A. 对过去的整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B. 对战乱的逃避 C. 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D. 对人事更迭的无奈
-
诗中“四海干戈如鼎沸”形容的是什么? A. 全国范围内的战乱 B. 山中的宁静生活 C. 僧堂的宁静 D. 时间的流逝
-
诗中“山中犹有太平人”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乱的无奈 B.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C. 对人事更迭的感慨 D. 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山甫的《慧光寺二首》: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李山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