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中秋夜贡院前玩月》
时间: 2025-01-19 20:12: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中秋夜贡院前玩月
魏元旷
雨过天街,刚洗出一轮明月。
加倍见常娥精彩,镜中焕发。
玉兔閒栖秋思冷,银蟾斜插寒光遏。
问今宵海内大千谁,关情切。
试院鼓,鼕鼕歇。
闱垣火,曈曈列。
正才人多少,呕残心血。
转瞬看登元礼御,十年磨短廷圭墨。
向清虚领受木樨香,声闻悦。
白话文翻译:
雨过之后,街道刚刚洗净,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空中。
更能看到嫦娥的光彩,映照在镜子中绽放。
玉兔悠闲栖息,秋天的思绪冷清,银色的蟾蜍斜插着寒光。
今夜海内的人们,谁在关心这情感呢?
试院的鼓声,鼕鼕停歇。
围墙内的火光,曈曈闪烁。
现在有多少人才子,倾注了心血。
转眼间,看到登元礼御,十年磨一短的廷圭墨。
在清冷的空气中,领受着菊花的香气,声响悦耳。
注释:
- 常娥:嫦娥,月亮女神,传说中居住在月球上的仙女。
- 玉兔:传说中与嫦娥同住月宫的兔子。
- 银蟾:指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样子。
- 呕残心血:形容为文学创作付出艰辛努力。
- 廷圭:古代的书法工具,寓意文人书法技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元旷,现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的创作,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作品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月圆之时,诗人在贡院前赏月,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美好月色的赞美,也有对文人心血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江红 中秋夜贡院前玩月》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古诗,以月亮为中心,融合了个人情感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全诗开篇以“雨过天街,刚洗出一轮明月”引入,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加倍见常娥精彩”,不仅展示了月亮的美丽,也引出了嫦娥这个典型的文化意象,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之后“玉兔闲栖”则进一步深化了月亮的意象,带来一种悠闲与宁静的感觉,反映出中秋夜的静谧与思考。
诗中“问今宵海内大千谁,关情切”一语,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人情冷暖的思考,似乎在问:在这个美好的夜晚,谁又在关心这份情感呢?这种情感的孤独感与共鸣感在此刻交织,增添了诗的深度。
后半部分通过“正才人多少,呕残心血”等句,表达了文人们为追求理想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透露出诗人对文人境遇的同情与理解。最后一句“向清虚领受木樨香,声闻悦”则以香气和声响收尾,给人以恬静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具有深邃的哲理与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过天街,刚洗出一轮明月:描绘了雨后天清气爽的景象,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 加倍见常娥精彩,镜中焕发:嫦娥的身影在月光中显得格外美丽,仿佛映在镜子中。
- 玉兔闲栖秋思冷:玉兔在月中闲适,暗含秋天带来的静谧与思索。
- 银蟾斜插寒光遏:月亮像银色的蟾蜍,投射出冷清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 问今宵海内大千谁,关情切:在这美好的夜晚,谁又能对情感有所关心呢?
- 试院鼓,鼕鼕歇:描绘了试院的鼓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安静。
- 闱垣火,曈曈列:围墙中闪烁的火光,增添了夜晚的温暖和生气。
- 正才人多少,呕残心血:感慨文人们为理想付出的辛劳与努力。
- 转瞬看登元礼御,十年磨短廷圭墨:提到自己在书法上不断追求,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 向清虚领受木樨香,声闻悦:在清冷的夜空中,感受到了菊花的香气,心情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亮比作“银蟾”,形象生动。
- 拟人:将玉兔、嫦娥等人格化,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月夜的美丽与文人的艰辛,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在美好的月光下,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还引发对社会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个人情怀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美好与团圆,代表着中秋的节日气氛。
- 嫦娥:象征着美丽与孤独,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 玉兔:象征着悠闲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 菊花香:象征着清幽与高雅,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常娥”指的是谁? A. 月亮
B. 嫦娥
C. 玉兔
D. 诗人 -
诗人感慨文人们的什么? A. 财富
B. 心血
C. 美丽
D. 冷漠 -
诗中提到的“银蟾”象征什么? A. 明月
B. 人情
C. 秋天
D. 书法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魏元旷的《满江红》更侧重于对社会情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首诗都以月亮为主题,但在情感基调上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