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为陈继农医师作普陀消夏便面
作者:龙榆生
潮音好,住近普陀山。大海波涛开健笔,断厓钟磬助清欢。点点白鸥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普陀山附近的美好景象,潮水的声音悦耳动听,住在靠近普陀山的地方。大海的波涛激荡着我的笔墨,断崖上的钟声与磬音让人心情愉悦,伴随着点点飞翔的白鸥,显得悠闲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潮音:海潮声,指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 普陀山:位于浙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 波涛:指海浪的翻滚。
- 健笔:形容写作有力量,笔力雄健。
- 断厓:指突出的悬崖。
- 钟磬:佛教寺院的钟与磬的声音。
- 清欢:清新的欢乐。
- 点点白鸥:形容在海面上飞翔的白色海鸥。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常常吸引众多信徒和游客,象征着宁静与祥和。同时,海鸥常被视为自由与灵动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9年-1969年),字子明,号秋水,浙江人。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擅长古典诗词的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季,作者可能是在普陀山附近度假,感受到海边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心灵的愉悦。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普陀山附近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潮音好,住近普陀山”,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情感,潮水的声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住在这样的地方,自然令人愉悦。接下来,诗人用“波涛开健笔”来形容写作的灵感如同波涛般汹涌,显示出他对创作的热情。
“断厓钟磬助清欢”一句,声音的描写让画面更加生动,钟声与磬声交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雅安宁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意境。最后一句“点点白鸥闲”,则以海鸥的悠闲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给人一种心灵的放松与愉悦。
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而富于韵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潮音好:开篇直接表达诗人对海潮声音的喜爱,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住近普陀山:明确了诗人所在的地点,暗示出自然环境的优美。
- 大海波涛开健笔:比喻写作的灵感如波涛般汹涌,形象生动。
- 断厓钟磬助清欢:通过声音描绘出氛围,营造出宁静而愉悦的心境。
- 点点白鸥闲:结尾用白鸥的悠闲,象征自由与宁静,完美收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写作灵感比作波涛,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声响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潮音好”和“助清欢”,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陀山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在宁静海边生活的愉悦心情,体现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音: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普陀山:象征着灵性与宁静。
- 波涛: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无限的创作灵感。
- 钟磬:象征着宗教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白鸥:象征自由与悠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普陀山”是哪个宗教的圣地?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基督教
- D. 伊斯兰教
-
“潮音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 A. 海浪的声音
- B. 钟声
- C. 白鸥的叫声
- D. 风声
-
诗中“点点白鸥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 A. 忧伤
- B. 自由与宁静
- C. 热闹
- D. 紧张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龙榆生的《望江南》更注重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但均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灵的深度共鸣。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欣赏:从古至今的经典》
- 《龙榆生诗集》
以上资料可供深入理解与学习古诗词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