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皇巢扈阁,蟋蟀在西堂。
庐是承明地,园非避世墙。
清琴宵弄月,白简昼飞霜。
采采篱边菊,相期重晚芳。
白话文翻译:
凤凰栖息在华丽的阁楼上,蟋蟀在西边的堂室里鸣叫。
这所房屋是承明殿的所在,园子却不是为了躲避世俗的围墙。
夜晚清雅的琴声在月下回荡,白纸上日间的霜气轻轻飘散。
我在篱笆边采摘菊花,期待着再次与晚秋的花香相遇。
注释:
- 凤皇:指凤凰,象征吉祥与美好。
- 巢扈阁:巢与阁,分别指代栖息之处和华美的建筑。
- 蟋蟀:蟋蟀鸣叫,暗示秋天的来临。
- 庐:指住所,这里特指承明殿。
- 清琴:清雅的琴声,表示高雅的生活。
- 白简:白纸,象征文人书写的环境。
- 飞霜:形容秋天的寒冷。
- 采采:形容菊花的姿态。
- 重晚芳:再次相聚在晚秋的花香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书法家。他的诗文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古典诗词。杨慎在明代文人中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
创作背景:
《周彦通侍御秋斋 其二》作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后的闲适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优雅。开篇的“凤皇巢扈阁”与“蟋蟀在西堂”,通过对比描绘了华丽的栖息处与自然界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含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接着,诗人提到的“庐是承明地”,不仅表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也隐含了对权势与名利的自省;“园非避世墙”则传达出他并不想完全与世隔绝的态度。
在夜晚的描写中,“清琴宵弄月”与“白简昼飞霜”展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夜深人静时,琴声与明月交相辉映,令人感受到一种清幽与恬淡。最后的“采采篱边菊”,则是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皇巢扈阁:描绘华丽的环境,意象鲜明。
- 蟋蟀在西堂:引入秋天的背景,增添了时令感。
- 庐是承明地:指明作者的居住地,具有历史感。
- 园非避世墙:强调诗人并不想完全隐退。
- 清琴宵弄月:表现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 白简昼飞霜:通过自然现象映射内心的清冷。
- 采采篱边菊:展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相期重晚芳: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皇”与“蟋蟀”,通过对比展现生活的多样性。
- 拟人:如“飞霜”,使自然现象更具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哲理,传达出一种清雅、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皇:象征吉祥与高贵。
- 蟋蟀:秋天的象征,传达季节的变化。
- 清琴:代表文人的高雅情趣。
- 菊花:象征坚韧与独立,常用于表达对晚秋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凤皇巢扈阁”中,凤皇象征的是?
A) 美好与吉祥
B) 凶险与灾难
C) 贫穷与困苦
答案:A -
“白简昼飞霜”中的“飞霜”是指什么?
A) 白天的寒冷
B) 秋冬的气候变化
C) 诗人内心的孤独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蟋蟀在西堂”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感悟
B) 生活的繁忙
C) 乡愁
答案:A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慎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