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徐州晚泊》

时间: 2025-01-07 23:04:27

野树烟生斜日堕,千里帆樯,又向黄昏过。

自据胡床船上坐,东山月出浮云破。

细细波流声绕舵,风苇萧萧,两岸明渔火。

吹罢洞庭歌楚些,坡仙恍惚相逢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树烟生斜日堕,千里帆樯,又向黄昏过。
自据胡床船上坐,东山月出浮云破。
细细波流声绕舵,风苇萧萧,两岸明渔火。
吹罢洞庭歌楚些,坡仙恍惚相逢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坐在船上,目睹自然美景和渔火的景象。野外的树木在斜阳的映照下,烟雾袅袅升起,千里之外的帆船渐行渐远,正驶向夜色中。诗人坐在船上,靠着胡床,东边的山头上月亮升起,云彩被月光撕开。细细的波浪声围绕着船舵,风中芦苇轻声摇曳,岸边的渔火闪烁明亮。最后,诗人唱完《洞庭湖歌》,感觉似乎遇见了神仙般的人物。

注释:

字词注释:

  • 野树:指野外的树木。
  • 烟生:烟雾升起。
  • 斜日:指夕阳,日头已经向西偏斜。
  • 胡床:一种可折叠的坐具。
  • 东山月:指东方山头升起的月亮。
  • 细细波流:指轻柔的波浪。
  • 萧萧:形容风声微弱。
  • 明渔火:指岸边渔民点燃的明亮灯火。

典故解析:

  • 洞庭歌:指《洞庭湖歌》,是古代诗人常吟唱的诗歌,表达对洞庭湖的感慨与思念。
  • 坡仙:指陶渊明,号“靖节”,常被称为“陶公”或“坡仙”,是隐逸诗的代表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雍,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感受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徐州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心境。

诗歌鉴赏:

《蝶恋花·徐州晚泊》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黄昏美景的感受。诗的开头以“野树烟生斜日堕”描绘了夕阳下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船上的情景,坐在胡床上的他,仰望东边升起的明月,感受着波流的轻声和风中的细语,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却又宁静的美。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吹罢洞庭歌楚些”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动与思考,似乎在追忆过去的岁月,感受到与陶渊明的精神相通。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树烟生斜日堕:描绘夕阳下的乡野景色,树木和烟雾形成的美丽画面。
  • 千里帆樯,又向黄昏过:远方的船帆正驶向黄昏,象征着远方的追寻与归宿。
  • 自据胡床船上坐:诗人坐在船上,表明一种悠闲的状态。
  • 东山月出浮云破:东边山头的明月升起,云层被月光穿透,给人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
  • 细细波流声绕舵:轻柔的波浪声环绕船舵,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风苇萧萧,两岸明渔火:微风拂动芦苇,岸边的渔火闪烁,展现了宁静的捕鱼生活。
  • 吹罢洞庭歌楚些:诗人唱完《洞庭湖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坡仙恍惚相逢我:最后一句意在传达诗人与陶渊明的心灵相通,仿佛在梦中相遇。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 拟人:细细波流声与风苇,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风苇萧萧,两岸明渔火”,形成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 :代表漂泊与归属感。
  • 明月:象征希望与思念。
  • 渔火:象征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山河绵延
    B. 野树与夕阳
    C. 繁花似锦
    D. 暴风骤雨

  2. “坡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王安石
  • 《夜泊牛头》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描绘了船泊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时代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手册》
  • 《中华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