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春梦》

时间: 2025-01-07 23:02:57

兰缸半隐薰篝灭。

一束单衾,凤尾香罗叠。

人共荼蘼香梦结。

遽然身世谁为蝶。

柳花飞作关山雪。

露冷烟浓,何处分吴越。

欲倩离魂随去客。

杜鹃休沥三更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缸半隐薰篝灭。一束单衾,凤尾香罗叠。人共荼蘼香梦结。遽然身世谁为蝶。柳花飞作关山雪。露冷烟浓,何处分吴越。欲倩离魂随去客。杜鹃休沥三更血。

白话文翻译:

兰花缸的一角隐约燃着香篝,火光渐渐熄灭。一床单薄的被子上,叠放着凤尾香的罗绸。人和荼蘼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梦中缠绵。突然间,人生如梦,谁又能化作那翩翩起舞的蝶?柳花纷飞,仿佛变成了遥远的关山上的雪。露水寒冷,烟雾弥漫,这里何处是吴越之地?我只想让离魂随那远去的客人而去。杜鹃鸟呀,别再在三更时分啼叫,像是在沥血一般。

注释:

  • 兰缸:盛放兰花的器具。
  • 薰篝:点燃的香篝,表示熏香的火。
  • 凤尾香罗:一种轻薄的丝绸,带有香气。
  • 荼蘼: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关山雪:比喻遥远、寒冷的地方。
  • 吴越: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象征距离。
  • 离魂:离开的灵魂,表达分离之情。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夜啼叫,象征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令仪是清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细腻、婉约见长。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蝶恋花 春梦》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中表现的春梦与离别主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蝶恋花 春梦》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借助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开头的“兰缸半隐薰篝灭”,引入了一个温馨而又略显凄凉的夜晚,烘托出一种梦幻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描写被褥的单薄和香气的交融,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甜美的梦境。

在“人共荼蘼香梦结”一句中,荼蘼花的香气与人交织,暗示着人们在梦中与美好事物的相遇,但随即又转向“遽然身世谁为蝶”,这句充满哲理,诗人感叹人生如梦,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反映了对短暂生命的思考。后面的“柳花飞作关山雪”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柳花的飞舞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词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爱与离别的深刻感悟,情感复杂而浓烈,展示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缸半隐薰篝灭:兰花的香缸部分隐匿在夜色中,香篝的火光逐渐熄灭,暗示宁静与孤独。
  2. 一束单衾,凤尾香罗叠:床上只有一床薄被,表明了孤单的情境,凤尾香罗的叠放则增添了细腻的美感。
  3. 人共荼蘼香梦结:人与花香交织,梦境中的缠绵情感。
  4. 遽然身世谁为蝶:突如其来的感叹,人生如梦,谁能化作那自由的蝴蝶?
  5. 柳花飞作关山雪:柳花纷飞,如同远山上的雪花,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6. 露冷烟浓,何处分吴越:露水寒冷,烟雾弥漫,诗人在思考身处的地理和情感的隔阂。
  7. 欲倩离魂随去客:渴望让离去的灵魂随那远客而去,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8. 杜鹃休沥三更血:杜鹃鸟的啼叫仿佛在流泪,象征着悲伤与哀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花飞作关山雪”比喻成雪,增加了诗句的意象美。
  • 拟人:杜鹃的啼叫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整首词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如“露冷烟浓”,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梦境与离别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深厚而复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缸:象征高雅与清净,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 荼蘼: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柳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
  • 杜鹃:象征哀伤与对逝去爱情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兰缸半隐薰篝灭”中的“薰篝”指的是什么?

    • A. 香篝
    • B. 灯笼
    • C. 香炉
  2. 诗中提到“欲倩离魂随去客”,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思念
    • B. 忧伤
    • C. 快乐
  3. 诗中的“柳花”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美好
    • B. 离别的伤感
    • C. 自由的象征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情感的思考。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情感深刻。

诗词对比:

  • 比较张令仪的《蝶恋花 春梦》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围绕梦境与离别展开,但张令仪的词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