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答远山李夫人寄梦》

时间: 2024-09-19 20:44:41

春明一别鱼书悄。

红泪沾襟小。

却怜好梦渡江来。

正是离人无那、倚妆台。

朱栏碧树江南路。

心事都如雾。

几时载月向秦淮。

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明一别鱼书悄。
红泪沾襟小。
却怜好梦渡江来。
正是离人无那倚妆台。
朱栏碧树江南路。
心事都如雾。
几时载月向秦淮。
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

白话文翻译

春天明朗时,我们一别,只有悄然的书信传递情意。
泪水沾湿了衣襟,心里满是愁苦。
我多么怜惜那梦中渡江而来的美好时光。
正是离去的人,无法再依靠着妆台独自思念。
朱红的栏杆,碧绿的树木,通向江南的路上。
我心中的忧愁,如同迷雾般弥漫。
何时才能在月光下,驶向秦淮河?
我将收拾好我的诗囊和画轴,以此寄托心中的期待。

注释

  • 鱼书:指用鱼线书写的信,古代用作书信的代称。
  • 红泪:指眼泪,因悲伤而流出的泪水。
  • 倚妆台:倚靠妆台,表示思念和依恋。
  • 朱栏碧树:形容江南的美丽景色。
  • 载月:指在月光下行舟,寓意浪漫与思念。
  • 秦淮:古代著名的河流,代表着繁华与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媚(生卒年不详),明代女诗人,以词作闻名,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爱情、离愁。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江南地区文化繁盛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明的离别情景,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重视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答远山李夫人寄梦》以春日的明媚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开篇的“春明一别鱼书悄”便点出了离别的主题,鱼书的“悄”字,突显出那种沉默的情感,令人心生感触。接下来的“红泪沾襟小”则直接传达出离愁的苦涩,情感直白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好梦渡江来”,仿佛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然而“离人无那倚妆台”则是现实的无情,离别之后的孤独感让人心痛。朱栏碧树的描绘,体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但也显得愈发孤寂。“心事都如雾”一句,形象地将内心的情感描绘得模糊而无所依托,极具诗意。

最后两句“几时载月向秦淮”,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诗人渴望在月光下与爱人重聚,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心痛与美好交织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明一别鱼书悄:春天明朗时的分别,只有悄然的书信相传,表达离别的寂静。
  • 红泪沾襟小:因思念而流下眼泪,衣襟沾湿,表现悲伤。
  • 却怜好梦渡江来:怜惜梦中美好的时光,寄托对重逢的渴望。
  • 正是离人无那倚妆台:离去的人无法再依靠妆台,突显孤独感。
  • 朱栏碧树江南路: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与思念相对照。
  • 心事都如雾:心中的忧虑宛如雾气,难以捉摸。
  • 几时载月向秦淮:对未来的期盼,渴望与爱人重聚。
  • 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准备好诗和画,寄托心中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心事都如雾”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迷茫与无奈。
  • 对仗:“朱栏碧树”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思念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体现了人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明: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2. 鱼书:代表着情感的寄托与沟通。
  3. 红泪:象征着思念的苦楚与悲伤。
  4. 妆台:代表着女性的美丽与思念的依托。
  5. 朱栏碧树:描绘江南的美景,象征着繁华与孤独。
  6. 秦淮: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明一别鱼书悄”中的“鱼书”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类
    • B. 用鱼线书写的信
    • C. 鱼的书籍
    • D. 鱼的诗歌
  2. 诗中提到的“朱栏碧树”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部
    • D. 海边
  3. 诗中“心事都如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清晰
    • B. 迷茫
    • C. 快乐
    • D.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描绘离别的愁苦,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王维《相思》: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相思》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虞美人》则通过美景的描绘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顾媚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