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蜡梅》
时间: 2025-01-17 14:54: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蜡梅
作者: 曹溶 〔明代〕
檀心半吐圆如磬,别作孤山境。
鸦黄本出汉宫人,直待涪翁句里一枝新。
斜吹满树寒香蹙,此后春应续。
霜天依约缕金泥,可惜衔花么凤不曾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美丽和孤高,诗中提到蜡梅的花心如同半开的圆型磬,别有一番孤独的山林境界。它的黄色花朵本是汉宫的佳人,等待着涪翁的诗句中能有新的表现。微风轻拂,满树的寒香随之飘散,想必春天会在此后继续绽放。然而,霜天依稀如金泥般的装饰,却让人感到遗憾,因为不曾见到衔花而来的凤凰栖息。
注释:
- 檀心:蜡梅的花心,形状像磬。
- 孤山境:意指一种独特而清幽的自然环境。
- 鸦黄:指蜡梅的花色,形容其黄色。
- 涪翁:指唐代诗人王维,涪翁以诗歌抒发情感而著称。
- 寒香蹙:寒冷的气息轻轻弥漫。
- 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 衔花么凤:传说中的凤凰,象征美好与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歌创作在明代,蜡梅花开于寒冬,象征着坚韧和高洁。作者通过蜡梅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曹溶的《虞美人·蜡梅》是一首生动的咏物诗,通过蜡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孤独、坚韧与美的深刻理解。开篇以“檀心半吐圆如磬”引入,细腻地描绘了蜡梅花的特征,仿佛在描绘一件艺术品,既有视觉的美感,又蕴含了丰富的意境。接着通过“别作孤山境”将蜡梅置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孤高而清雅的气氛。
“鸦黄本出汉宫人”一句,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蜡梅的颜色,也暗示了其优雅的出身,进一步提升了蜡梅的文化内涵。诗中提到“直待涪翁句里一枝新”,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期待,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热情与追求。
后半部分描绘了蜡梅在寒风中的姿态,寒香扑面而来,似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然而,最后一句“可惜衔花么凤不曾栖”,又增添了一丝惆怅,使人感受到一种美好而无法实现的遗憾。整首诗在清新、孤寂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檀心半吐圆如磬:蜡梅花心状似圆形的磬,细致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其精致之美。
- 别作孤山境:独特的自然环境,突显了蜡梅的独立与优雅。
- 鸦黄本出汉宫人:以历史典故描绘蜡梅的高贵与优雅。
- 直待涪翁句里一枝新:期待新的诗句将蜡梅的美好重新诠释。
- 斜吹满树寒香蹙:寒香弥漫,传达出蜡梅在寒冷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
- 此后春应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延续。
- 霜天依约缕金泥:寒霜映衬下蜡梅的美丽,如同金色的装饰。
- 可惜衔花么凤不曾栖:凤凰未曾降临,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梅的花心比作磬,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斜吹满树寒香蹙”,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蜡梅展开,通过对其孤高与坚韧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与生命的感悟,同时蕴含了对美好事物渴望与失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坚韧与高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希望。
- 寒香: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即将到来的春天。
- 凤凰:象征着美好与高贵,暗示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檀心半吐圆如磬”描绘的是哪种植物?
- A. 梅花
- B. 蜡梅
- C. 桃花
- D. 牡丹
-
诗中提到的“鸦黄”是指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黄色
- C. 绿色
- D. 白色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遗憾
- C. 愤怒
- D. 满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曹溶的《虞美人·蜡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孤独与渴望,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后者则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