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一
作者: 元好问
老眼惊看节物新,今年更与酒杯亲。
东山一道花如绣,从此他乡不是春。
白话文翻译:
老眼惊讶地看着岁月变迁,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更让我亲近酒杯。
东山上的花朵如同绣品一般,从此我在他乡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眼:年老的眼睛,形容眼光逐渐衰老,经历了很多。
- 节物:指节令、时节的事物,通常指春天的花草树木等。
- 酒杯亲:与酒杯亲近,表示饮酒的频率增多。
- 东山:指东边的山,常常用作春游赏花的地点。
- 花如绣:形容花瓣繁茂华美,像绣品一样。
- 他乡:外乡、异乡,指在外地。
典故解析:
- 东山:在古代文学中,东山常被用作隐士或文人归隐的象征,诗人提到东山,暗示着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 酒杯:在古代诗词中,酒常与友谊、欢聚相连,饮酒通常是抒发情感的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德明,号山人,金朝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为人清白,才华横溢,尤其擅长抒情诗和咏物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赋瓶中杂花七首》系列诗作是在元好问晚年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思考。此时,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春天的遥远与酒的亲密,表达了对故乡春意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老眼”开篇,首先引发读者对诗人年岁的关注,接着通过“惊看节物新”的方式,表现出他对春天的热切感受。诗人用“今年更与酒杯亲”来暗示自己在异乡的寂寞与孤独,通过酒来抒发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东山一道花如绣”则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东山花朵如绣的美丽,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然而,最后一句“从此他乡不是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失落,虽然眼前的花如绣,但内心的孤独却让他在异乡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这种强烈的对比与情感的反转,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体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眼惊看节物新:年老的眼睛惊讶地看着春天的变化,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事物的惊喜。
- 今年更与酒杯亲:今年的春天与酒杯更为亲近,暗示在异乡的孤独与用酒来寻找慰藉。
- 东山一道花如绣:描绘东山上的花朵盛开,美丽如绣,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 从此他乡不是春:表达诗人在他乡的失落感,尽管眼前的美景,却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花如绣”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与绣品相比较,强调了其美丽。
- 对比:诗中前后对比,前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后面却引出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反差。
- 拟人:将“酒杯”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与酒之间的亲密关系。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他乡孤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眼: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酒杯:象征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东山:象征自然的美丽和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眼惊看节物新”中的“老眼”指什么?
- A. 年轻人的眼睛
- B. 年老的眼睛
- C. 动物的眼睛
-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在异乡的孤独?
- A. 花
- B. 酒杯
- C. 山
-
“东山一道花如绣”中的“绣”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绣品
- C. 一种艺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更多表现了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与元好问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元好问的情感基调相似,均有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选》 - 元好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等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 王安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