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知勇锐不知兵,困兽孤军未可轻。
安有长驱百馀万,身驰几旅欲先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空有勇气和锐气却不懂得军事,孤立无援的野兽在绝境中是不可小觑的。怎么可能轻易地驱动数十万大军,身处几旅之中就想要率先出征呢?
注释:
- 空知:空有知识或能力。
- 勇锐:勇敢而敏锐。
- 兵:军事。
- 困兽:被困的野兽,形容处于绝境中的人或事物。
- 孤军:孤立的军队。
- 长驱:长途奔袭,迅速推进。
- 百馀万:指数量众多的军队。
- 身驰:身体奔跑,形容快速前进。
- 几旅:几支部队,表示数量。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困兽犹斗”这一概念在古代文献中常有提及,表现出即使身处绝境,仍然具有反抗的力量。诗中提到的孤军虽处于不利地位,但也暗示了潜在的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战争的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勇敢与无知的思考,也有对孤立无援的军事状态的警醒。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事和战争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军事哲理,强调了军事知识的重要性。诗的开头“空知勇锐不知兵”,一方面体现了士兵的勇敢,另一方面揭示了缺乏军事战略的无奈与悲哀。接下来的“困兽孤军未可轻”,则更是深入探讨了在绝境中独立作战的艰辛与不易,彰显出即便是孤军奋战,也不应被小觑。最后,诗人用“安有长驱百馀万”来质疑大规模战争的盲目性,表达了对大举出征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强调应当重视军事策略与知识,而非仅依赖勇气与数目。诗中不仅有对战争的警醒,也折射出对权谋与智谋的追求,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知勇锐不知兵:有勇气和锐气却不知道军事,反映了士兵的盲目性。
- 困兽孤军未可轻:困境中的孤军不可小觑,暗示即使处于劣势也有反击的可能。
- 安有长驱百馀万:质疑大规模军队行军的合理性,认为不是简单的数量能决定胜负。
- 身驰几旅欲先征:身处几支旅队中,想要急于出征,却显得无知和冒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起句与后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困兽”比喻为处于绝境的人,生动形象。
- 反问:用“安有”引出质疑,增强了诗的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军事知识的重要性,警示人们在面对战争时应有理性而非盲目的勇敢。诗中表达了对孤军奋战处境的深刻理解和对大规模战争盲目性的批判。
意象分析:
- 勇锐:象征着勇敢与决心,但缺乏智慧。
- 困兽:象征绝境中的危险,暗示任何被逼入绝境的力量都可能爆发。
- 孤军:象征孤立无援,暗示在困境中人的脆弱与挣扎。
- 长驱:象征快速的军事行动,隐含对这种行动的质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空知勇锐不知兵”中“兵”的意思是?
- A. 和平
- B. 军事
- C. 个人
- D. 战争
-
“困兽孤军未可轻”中“困兽”比喻什么?
- A. 处于绝境的人
- B. 强大的军队
- C. 胆小的动物
- D. 战争中的胜利者
-
诗中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 A. 数量优势
- B. 军事知识
- C. 勇气
- D. 领导能力
答案:
- B. 军事
- A. 处于绝境的人
- B. 军事知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关注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 李白《侠客行》:展现勇敢与侠义精神,关注个人的英雄情怀。
诗词对比:
- 周昙《六朝门·再呤》与杜甫《兵车行》:
- 周昙更偏重对军事知识的反思,杜甫则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两者虽聚焦不同,但都反映了古代对战争的深刻关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战争史》
- 《周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