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时间: 2025-01-06 15:36:04

机杼无声络纬多,天净云收,月在银河。

相思迢递隔关山,雁短人遥可柰何。

身世悠悠似逝波,梦里嗟咨,镜里婆娑。

欲回西日挂扶桑,惆怅阳公,不解挥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机杼无声络纬多,天净云收,月在银河。相思迢递隔关山,雁短人遥可柰何。身世悠悠似逝波,梦里嗟咨,镜里婆娑。欲回西日挂扶桑,惆怅阳公,不解挥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安静的夜晚,织布机无声,蜻蜓飞舞,天色晴朗,云彩散去,明月高挂在银河之上。相思绵绵,远隔重重山峦,雁飞得虽短,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是遥远无比,实在让人无奈。身世如同逝去的波潮,悠悠荡荡,梦中感叹,镜中舞姿摇曳。希望能回到西边的日头挂在扶桑树上,然而却因阳光的光辉而感到惆怅,无法挥动我的武器。


注释:

字词注释:

  • 机杼:织布的工具,象征着生活的宁静。
  • 络纬:一种昆虫,这里可能暗指夜晚的虫鸣。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象征遥远的距离。
  • 柰何:怎么,如何,表示感叹。

典故解析:

  • 银河:古人常用“银河”来描绘天上的星河,代表着广阔的宇宙和遥远的距离。
  • 扶桑:传说中的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才华横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其诗歌作品在诗风上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一剪梅》创作于刘基的晚年,正值元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在诗中有所体现,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一剪梅》是一首充满感伤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相思之苦的深切体验。开篇以“机杼无声”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是对世事的超然与淡泊;“天净云收,月在银河”则转入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然而,接下来的“相思迢递隔关山”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作者通过“雁短人遥”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渲染出一种深刻的思念之情。诗的中段“身世悠悠似逝波”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自然的流动相联系,展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欲回西日挂扶桑,惆怅阳公,不解挥戈”更是将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无法挽回的惆怅。整首诗通过意象的灵动和情感的深邃,让人感受到那种无法言喻的思念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机杼无声络纬多:描绘一种静谧的环境,象征着生活中的宁静与安逸。
  2. 天净云收,月在银河:展现自然的美好,暗示着一种理想的境界。
  3. 相思迢递隔关山:表达思念的遥远,突出情感的深重。
  4. 雁短人遥可柰何: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表现无奈之情。
  5. 身世悠悠似逝波:将个人命运与自然现象相类比,体现人生的无常。
  6. 梦里嗟咨,镜里婆娑: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表现内心的挣扎。
  7. 欲回西日挂扶桑:渴望回归的心情,代表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8. 惆怅阳公,不解挥戈:表达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个人命运比作“逝波”,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月、云、雁等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情感基调复杂而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爱情的独特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机杼:象征生活与工作的宁静。
  • 银河:代表遥远与希望,寄托思念之情。
  • :象征远行与孤独,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扶桑:象征美好与光明,寄托对时光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剪梅》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基
    • D. 苏轼
  2. “相思迢递隔关山”中的“关山”指的是什么?

    • A. 地理障碍
    • B. 心理隔阂
    • C. 人际关系
    • D. 自然景观
  3. 诗中“欲回西日挂扶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生命的感慨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感慨。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江南水”,展现深刻的情感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一剪梅》:两者都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而刘基的诗则更加含蓄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