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军息边务,校尉罢从戎。
池台临戚里,弦管入新丰。
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
比来多射猎,唯有上林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和校尉在战场上休息,结束了军务。池塘和台阶临近戚里,乐器的声响传入新丰。浮云跟随着奔跑的马,明月追逐着弯弓。最近多次狩猎,只有上林苑是最为常见的猎场。
注释:
- 将军:指军事指挥官。
- 息边务:指休息边防的工作。
- 校尉:古代军官,负责指挥下属。
- 池台:指池塘和台阶,常为园林景观。
- 弦管:指乐器,弦乐和管乐。
- 新丰:地名,可能指新丰镇。
- 浮云:随马奔跑而移动的云朵。
- 明月逐弯弓:明亮的月光照射在弯曲的弓上。
- 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猎场。
典故解析:
-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著名的皇家猎场,以丰富的野生动物著称,象征着富饶与权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公元513年-约581年),字季才,号逸才,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庾信在文学上与王勃、贾谊并称,擅长诗词,风格清新、俊逸,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战争与狩猎的场景,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军事活动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将军与校尉的休息,描绘了一个战后宁静的场景。开头两句表现了将军和校尉的职责与疲惫,接着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池台与乐声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接下来的两句,浮云与明月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万物的流动,与人的活动形成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则提到狩猎,体现了人们在和平时期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自然景物与人事的交织,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战乱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军息边务:将军在战场上休息,表示战争的暂时结束。
- 校尉罢从戎:校尉也结束了作战,暗示了和平的来临。
- 池台临戚里:描绘了周围环境的优美,池塘与台阶的和谐。
- 弦管入新丰:音乐响起,传入远方的村镇,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
- 浮云随走马:浮云像马一样在移动,体现了自由与动态。
- 明月逐弯弓:月光照映在弯弓上,象征着宁静与力量的结合。
- 比来多射猎:最近进行的狩猎活动,显示出人们的生活状态。
- 唯有上林中:强调上林苑的丰富猎物,是狩猎的主要场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云比作马,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偶,使得整首诗结构和谐,音韵优美。
- 拟人:明月似乎在追逐弯弓,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狩猎生活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战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权力与责任。
- 校尉:代表着军士的忠诚与勇敢。
- 池台: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美。
- 弦管:代表着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 浮云、明月:自然的象征,表达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上林”指的是: A. 一种花卉
B. 皇家猎场
C. 战场
D. 诗人的家乡 -
“明月逐弯弓”中的“逐”字可以理解为: A. 追赶
B. 观察
C. 停留
D. 遇见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战争的残酷
B. 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
C. 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D. 对将军的赞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描绘了思乡之情。
- 《夜泊牛津》:王维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登高》(王勃)与《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九》均表现了对景色的描写,但《登高》更侧重于人生的感怀,而《咏画屏风诗》则多描绘和平时光的宁静。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尽管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