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一》

时间: 2025-01-08 03:38:01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下,我捣衣服,夜静风轻,秋风轻轻吹拂。
华丽的石砧上,衣物在平整地搓洗,莲花的花苞与杵的腰身相接。
急促的节奏迎来了秋天的韵味,新鲜的歌声在手中调动。
寒冷的衣物必须尽早准备好,我要寄给霍嫖姚。

注释:

  • 捣衣:指用杵捣洗衣物。
  • 明月:指明亮的月光,象征清静和宁谧。
  • 静夜:安静的夜晚,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秋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凉意,象征季节的变化。
  • 锦石:用来形容华丽的石砧。
  • 莲房:莲花的花苞。
  • :搓洗衣物的工具。
  • 急节:指急促的节奏。
  • 寒衣:指秋冬季节穿的衣服。
  • 霍嫖姚:霍嫖姚是古代著名的诗人,诗中寄寒衣给他,表现了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字子山,号称“庾郎”,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江南,后居于北方。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著称。庾信的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友谊和自然景观,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创作背景: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是庾信的一组诗作,创作于他流寓生涯的某个秋夜。此诗写于捣衣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捣衣的情景,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的准备和对友人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即将到来的寒冷。开篇“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描绘了一幅清冷宁静的夜景,诗人在月光下捣衣,伴随着秋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接着通过“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的描写,进一步细化了捣衣的情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

后两句“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则表现了诗人对秋天音乐的敏感,似乎在暗示着新的季节带来了新的旋律,充满活力和期待。结尾提到“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情谊,显示出诗人在关怀他人的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情感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捣衣明月下:在月光下捣衣,营造出清新安静的氛围。
  2. 静夜秋风飘:夜晚静谧,秋风轻轻吹动,给诗人带来一丝凉意。
  3. 锦石平砧面:华丽的石砧承载着捣衣的工作,体现生活的细腻。
  4. 莲房接杵腰:莲房与杵的结合,形成一种美的意象。
  5. 急节迎秋韵:紧张的节奏与秋天的韵味相呼应。
  6. 新声入手调:新鲜的旋律在手中演奏,象征着生活的变化。
  7. 寒衣须及早:寒冷的衣物要早做准备,暗示季节的到来。
  8. 将寄霍嫖姚:向友人寄送寒衣,表达思念和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锦石”形容石砧的华丽,体现了生活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月亮、秋风、莲房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又丰富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的准备。通过描写捣衣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好与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宁静和清澈。
  • 秋风:带来季节变换的凉意。
  • 莲房:象征纯洁和美好。
  • 寒衣:代表对生活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捣衣的地点是哪里?

    • A) 明月下
    • B) 夕阳下
    • C) 雪夜中
    • D) 春风里
  2. 诗人要寄送寒衣给谁?

    • A) 自己
    • B) 霍嫖姚
    • C) 友人
    • D) 亲人
  3.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A) 明月下
  2. B) 霍嫖姚
  3. C)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宁静与思念,情感深邃。
  • 《月夜忆舍弟》:在月光下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南北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