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时间: 2025-01-17 09:13:18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

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作者: 刘迎 〔金朝〕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
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白话文翻译:

离别的愁苦缠绕在杨柳间,梦中的灵魂总是围绕着梨花。
青衫上留存着章台之月的记忆,回家的路上马鞭斜指。
镜子中的泪痕印在衣袖上,红墙下醉酒的墨迹笼罩着轻纱。
相遇时无法尽述平生的种种,春天的思绪化作琵琶的音声。

注释:

  • 离恨:离别时的愁苦。
  • 远萦:远远缠绕,形容思念之深。
  • 青衫:指穿着青色衣衫的人,可能是诗人自己。
  • 章台:古代地名,常指恋爱、别离的场所。
  • 玉鞭:马鞭,形容回家的路途。
  • 翠镜:镜子,常用来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情感。
  • 啼痕:泪痕,形容因思念而流下的眼泪。
  • 春思:春天的思绪,常与爱情、离别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迎,金朝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离别、思念等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的不安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普遍的离别情感和对爱的追忆。

诗歌鉴赏: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愁苦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两句“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以自然景物切入,杨柳与梨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柔情往事。杨柳的轻柔与梨花的清丽,恰如恋人间的情意,既温婉又充满愁苦。

“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则通过细节勾勒出对往昔的怀念,章台月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相思的意象,青衫象征着青春的岁月。归路上的玉鞭斜指,既暗示着归家的心情,也隐含了对过去的留恋。

接下来的“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则通过镜子中的泪痕和醉酒的墨迹,表现了思念的深沉与不舍。最后两句“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更是将思念与音乐结合,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和对往事的无尽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爱情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离恨远萦杨柳:离别之恨如同杨柳在风中摇曳,远远地缠绕不去。
  2. 梦魂长绕梨花:梦中的灵魂始终徘徊在梨花之间,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3. 青衫记得章台月:青衫的衣着记得过去在章台(月光下的相遇)。
  4. 归路玉鞭斜:回家的路上,马鞭斜指,预示着归心似箭的情感。
  5. 翠镜啼痕印袖:镜中映照出的泪痕在衣袖上留下印记,表现思念的苦楚。
  6. 红墙醉墨笼纱:红墙下,醉酒留下的墨迹笼罩着轻纱,形象而又隐晦地表达了情感的沉重。
  7. 相逢不尽平生事:相遇时无法尽诉生命中的种种经历,感慨万千。
  8. 春思入琵琶:春天的思绪化为琵琶的音声,表达了情感的寄托与传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恨比作杨柳的缠绕,形象而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梦魂与自然景物结合,赋予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追忆与不舍,体现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情与离别的愁苦。
  • 梨花:代表着美好与纯洁的回忆。
  • 青衫:暗指青春与往昔的情感。
  • 章台月:常用于描绘恋爱中的甜蜜和相思。
  • 玉鞭:象征归心似箭的急切。
  • 翠镜:代表女性的美丽与情感的流露。
  • 琵琶:音乐的象征,寓意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杨柳”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离别的愁苦
    C. 青春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章台月”常用于描绘__中的甜蜜和相思。

  3. 判断题:诗中“翠镜啼痕印袖”表达的是诗人的快乐情感。(对/错)

答案:

  1. B
  2. 恋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表达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温庭筠《商山早行》:描绘离别与思乡的意象。

诗词对比:

  • 刘迎《乌夜啼》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围绕离别和思念展开,但刘迎更多地使用自然意象,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描绘。

参考资料:

  • 《金朝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