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倦怀无据》
时间: 2025-01-01 15:0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倦怀无据。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力与蛟龙拒。拟访临幕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断壁悬秋,惊涛月,总是无声句。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倦怠和无奈,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寒冷的江水映着斜阳。吴楚的风烟在远处交织,让我领略到登高的乐趣。夕阳下,船帆轻扬,秋风中钟声悠扬,我依靠在东边的栏杆上。兴致来了,我愿携手与你再登高处。隐约间水面分开,金色的鳌鱼披着铠甲,奋力抵挡蛟龙。想要拜访那清冷的空中白鹤,谁能理解那位神仙的际遇。断壁上悬挂着秋天的景色,惊涛拍月,都是无声的诗句。纵然游览再美,大江依旧向东流去。
注释
- 倦怀无据:心中烦闷无所依托。
- 凭危阑极目:在高处的栏杆上远眺。
- 寒江斜注:寒冷的江水斜斜流过。
- 吴楚:指代江南地区。
- 晚日帆樯:黄昏时船帆的景象。
- 金鳌戴甲:神话中的金色神龟。
- 坡仙:指陶渊明,隐士诗人。
- 断壁悬秋:秋天的景象在残垣断壁上显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唏颜,元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傍晚,作者独自登高,感受着秋风和江水,思绪万千,写下这首充满感慨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念奴娇·倦怀无据》是一首抒情词,展现了作者在高处眺望自然景色时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倦怀无据”即点明了作者的心境,流露出一种无所依托的孤独感。在“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的描述中,作者通过对江水和夕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宁静的氛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感与体悟。
诗中提到的“吴楚风烟”,不仅指代了作者所处的地域,更是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随着情感的深入,作者的思绪逐渐升华,展现出对友人携手共游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共鸣。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的意象,借助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展现了作者心中那种不屈的精神。结尾处“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即使游历再美好,终究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叹,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倦怀无据:表达内心的倦怠与无所依托。
- 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在高处远望,看到寒冷的江水。
- 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遥望吴楚的风烟,感受登高的乐趣。
- 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黄昏时船帆轻扬,秋风中钟声响起,倚靠在楼的东边。
- 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兴致来了,愿与你携手再登高处。
-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力与蛟龙拒:隐约见水面分开,金色的神龟抵挡蛟龙。
- 拟访临幕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想要拜访那空中白鹤,谁能理解陶渊明的遭遇。
- 断壁悬秋,惊涛月,总是无声句:残垣断壁上的秋景,惊涛拍打月光,都是无声的诗句。
- 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纵然游历再美,大江依旧向东流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鳌戴甲”比喻神话中的存在,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如“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 拟人:如“惊涛月”,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作者在孤独与倦怠中的哲理思考。最终,尽管游历再美,时间仍旧无情地流逝,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切理解与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江: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吴楚风烟: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 金鳌:神话中的坚韧与力量。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倦怀无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
“隐约一水中分”中的“水”是指什么? A. 湖泊
B. 江河
C. 大海
D. 河流 -
诗中提到的“金鳌戴甲”是指什么? A. 一种船
B. 一种动物
C. 神话中的存在
D. 一种武器
答案
- B. 孤独
- B. 江河
- C. 神话中的存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伤。
诗词对比
- 朱唏颜《念奴娇·倦怀无据》与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首词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朱唏颜更强调孤独与无奈,而辛弃疾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昂扬。
参考资料
- 朱唏颜及其作品相关书籍
- 元代诗词的研究文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