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暮春遥寄用稼轩韵》
时间: 2025-01-01 16:11:03意思解释
念奴娇 暮春遥寄用稼轩韵
作者: 周燕婷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小楼凝伫,怅东风又到,落花时节。
满地残香粘蝶影,叶底黄鹂声怯。
陌上纤尘,酒边清泪,何事常伤别?
银笺小幅,讳将愁字轻说。
阻雨阻梦纱窗,何曾阻得,一曲镰钩月。
料得明朝香径里,旧恨新愁重叠。
梦已无多,思量除却,梦里花能折。
只今谁问近来多少华发?
白话文翻译:
在小楼里静静伫立,感慨东风再次吹来,正是落花的季节。
满地的残香伴随着蝴蝶的身影,叶子底下黄鹂的声音显得怯生生的。
路上的细尘,酒边的清泪,是什么事情总是让我伤感离别?
在银色的信纸上,我轻声掩饰着愁字。
阻挡雨水和梦境的纱窗,何曾能阻挡那一曲如镰刀般的月光?
估计明天在香径里,旧的仇恨和新的愁绪又要重叠。
梦已经不多,经过思量,梦中花能折。
现在又有谁来询问我,最近白发有多少?
注释:
- 小楼凝伫: 小楼静静伫立,表达一种静默的情感。
- 怅东风: 形容对东风的怅惘和思念。
- 落花时节: 指的是春天花落的季节,象征着离别与惆怅。
- 银笺小幅: 银色的信纸,常用于书信,暗示书写愁苦。
- 镰钩月: 形容月亮像镰刀一样,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
典故解析:
- 东风: 在古诗词中,东风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带来生机和温暖。
- 黄鹂: 黄鹂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机,但在此处其声音显得怯弱,反映了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燕婷,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暮春时节,诗人因离别而感到愁苦,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念奴娇 暮春遥寄用稼轩韵》是周燕婷以稼轩韵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融合了春天的美景与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小楼凝伫,怅东风又到,落花时节”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惆怅的场景,落花时节不仅代表着春天的结束,也象征着生命中的许多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满地残香粘蝶影,叶底黄鹂声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蝴蝶和黄鹂,既是春天的象征,又承载着诗人的孤独与伤感。尤其是“何事常伤别?”一句,揭示出诗人内心的苦楚,似乎在问自己为何总是对离别如此敏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阻雨阻梦纱窗,何曾阻得,一曲镰钩月”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梦境的渴望。尽管想要阻挡一些事情,却终究无法逃避,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力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交织着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更引发了对过往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厚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楼凝伫: 小楼静静地伫立,暗示了诗人静思的状态。
- 怅东风又到: 感慨东风再次来临,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 落花时节: 落花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离别的愁绪。
- 满地残香粘蝶影: 残香令人怀念,蝴蝶的身影传递着美好却又短暂的感觉。
- 叶底黄鹂声怯: 黄鹂的声音显得怯弱,象征着内心的脆弱与不安。
- 陌上纤尘,酒边清泪: 细微的尘埃和酒中的泪水,反映出生活的细腻与感伤。
- 何事常伤别?: 诗人自问,何以总是因离别而感伤。
- 银笺小幅: 信纸象征着书信的情感寄托。
- 讳将愁字轻说: 轻描淡写地表达忧愁,隐藏内心的痛苦。
- 阻雨阻梦纱窗: 尽管窗帘阻挡了雨和梦,内心的情感却难以遮掩。
- 一曲镰钩月: 月光如镰刀般切割夜空,暗示孤独与冷清。
- 料得明朝香径里: 预料到明天香径中旧恨新愁又会重叠。
- 梦已无多: 生命中的美好梦境已少。
- 思量除却: 经历思考,试图摆脱困扰。
- 梦里花能折: 梦中的美好虽然短暂,但依然值得追寻。
- 只今谁问近来多少华发?: 反问,近来谁还关心自己已白的头发,暗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镰钩月”比喻月亮形状,富有视觉冲击力。
- 拟人: “黄鹂声怯”,赋予黄鹂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细腻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韵律感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交织着离别的愁苦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楼: 象征安静的思考空间。
- 东风: 春天的象征,带来了新生。
- 落花: 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蝴蝶: 代表美好与脆弱。
- 黄鹂: 代表春天的生机,但在此显得怯弱。
- 银笺: 书信,情感的寄托。
- 镰钩月: 孤独与冷清的象征。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也为情感的表达增添了层次,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
“满地残香”中的“残香”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失去的东西
C. 凋零的花香 -
诗人对“谁问近来多少华发”的感受是? A. 自豪
B. 无奈
C. 开心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语言细腻而情感真挚;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更多地探讨了人生哲理,通过对月的描写引发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研究》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
以上是对《念奴娇 暮春遥寄用稼轩韵》的详细解析与鉴赏,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