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时间: 2025-01-19 21:29: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单人耘 〔近代〕
摩天拔地,展翠屏自是黄山本色。
七十二峰惊扑面,云海萦青缭白。
怪石参差,奇松偃仰,鸾凤淩鳌鳖。
天开图画,人谓五岳难及。
岂知山岳同心,挹江注海,兄弟陶然列。
大地河山俱可爱,何用詹詹尊抑。
万木迎春,千岩共秀,奇伟吾中国。
人间换了,山灵喜泪千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作者用“摩天拔地”形容山峰的高耸,展现出黄山的本色。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峰”给人以震撼的感觉,云海环绕,青白交织,令人陶醉。奇特的怪石和松树各具形态,仿佛神话中的神鸟神兽在飞翔。虽然人们常说五岳的雄伟难以比拟,但实际上,山脉之间也是心连心,像兄弟一样共同注入大海。大地和山河都值得我们热爱,何必去争论高低贵贱呢?万树迎春,千岩相映,奇伟的中国自然如此壮美。人间的变化让山灵也感动得流下千尺泪水。
注释
- 摩天拔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
- 翠屏:形容山的绿色屏障。
- 七十二峰:指黄山的众多山峰,具体数目不一定是72。
- 云海萦青缭白:云海在青山和白色的云彩之间缭绕。
- 怪石参差:各种形态各异的石头错落有致。
- 奇松偃仰:形状奇特的松树,或高耸或低垂。
- 鸾凤淩鳌鳖:比喻神话中的美丽鸟类和龟类,形容山水的灵动。
- 挹江注海:比喻山脉连通江河入海。
- 詹詹尊抑:意思是何必去争论地位的高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单人耘,近代诗人,生平不详,创作风格受到传统文学影响,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黄山期间,旨在通过对黄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通过对黄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中国山水的壮丽与雄伟。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如“七十二峰”、“云海萦青缭白”,这些都让读者感受到黄山的独特魅力。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黄山与五岳相对照,强调了黄山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同时,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爱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结尾的“山灵喜泪千尺”更是将情感深化,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家园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与自豪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摩天拔地,展翠屏自是黄山本色。:描绘黄山高耸的姿态,展现其自然风貌。
- 七十二峰惊扑面,云海萦青缭白。:通过数量和颜色的对比,突出黄山的壮丽。
- 怪石参差,奇松偃仰,鸾凤淩鳌鳖。:描绘山中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 天开图画,人谓五岳难及。:赞美黄山的美丽,指五岳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 岂知山岳同心,挹江注海,兄弟陶然列。:强调山脉之间的联系与和谐。
- 大地河山俱可爱,何用詹詹尊抑。:表达对大地河山的赞美,反对地位的争论。
- 万木迎春,千岩共秀,奇伟吾中国。:描绘春天的美丽,表现对祖国的骄傲。
- 人间换了,山灵喜泪千尺。:体现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鸣,表达对变化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开图画”,将自然景观比作画作,增强形象感。
- 对仗:如“万木迎春,千岩共秀”,对仗工整,富有韵律感。
- 拟人:如“山灵喜泪千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强调了自然的美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同时反映出对地位争论的反思,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山:象征着壮丽与雄伟。
- 七十二峰:代表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 云海:象征着神秘和无边的自然之美。
- 怪石与奇松:象征自然的奇特与美丽,代表着生命的顽强与独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摩天拔地”是形容什么? A. 山峰高耸
B. 河流潺潺
C. 风景如画 -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峰”是指? A. 黄山的数量
B. 五岳的数量
C. 长江的支流 -
“万木迎春,千岩共秀”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冬天的怀念
C. 对人类的批评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作品,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念奴娇》对比: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观,但《登高》更侧重于人生哲理,而《念奴娇》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山游记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