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七》
时间: 2025-01-04 13:2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七
作者: 王陆一
吴越平原天付与,清游端感逢君。
四山亭障度柔云。
辽东成割席,边泪柳条青。
春国碧城无语地,胥江潮水沄沄。
明知飘逸即离群。
朱弦谁入海,吹梦尚松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吴越平原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感慨。
诗中提到四周的山亭如同遮挡着柔和的云朵,辽东的情景让人心生离愁,而泪水在柳条上流淌。
春天的国度,碧绿的城市显得无声无息,胥江的潮水轻轻流淌。
虽然知道自己是漂浮不定的,但内心却希望与世无争。
那朱红的弦乐是谁在海边奏响,吹来的梦境依旧是松树的声音。
注释:
- 吴越:指中国东南部的吴国和越国,象征着富饶美丽的土地。
- 平原:广阔的平地。
- 清游:指清雅的游览。
- 四山亭障:四周的山亭如同屏障一般。
- 辽东:指中国东北地区,此处用以表达对故地的怀念。
- 割席:本义为割席断交,暗指离别之痛。
- 胥江:指胥江,流淌的江水。
- 朱弦:朱色的弦乐器,象征音乐与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陆一,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致与抒发情感,作品多以古体诗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吴越平原时,感慨山水之美与离愁别绪,反映出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渴望。诗的开头提到吴越平原的美丽,便引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游之际,诗人与友人相逢,愉悦而又感伤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四山的亭阁如同柔云一般,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然而辽东的景象却让人心生割席之痛,表现出离别的伤感。
随后的“春国碧城无语地,胥江潮水沄沄”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碧绿的城市显得静谧无声,潮水的流动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最后两句“明知飘逸即离群,朱弦谁入海,吹梦尚松声”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归属之间的矛盾心理。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吴越平原天付与”:描绘了吴越地区的自然风光。
- “清游端感逢君”:表达了在游览时与友人相遇的喜悦。
- “四山亭障度柔云”:四周山亭如同屏障,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辽东成割席,边泪柳条青”:对辽东的回忆引发了离别的伤感。
- “春国碧城无语地”:春天的城市显得安静无声。
- “胥江潮水沄沄”:江水缓缓流动,似乎在诉说着思念。
- “明知飘逸即离群”:自知漂浮不定,却向往自由。
- “朱弦谁入海”:渴望音乐与梦境的交融。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对仗与排比,如“吴越平原”和“清游端感”形成对比。
- 通过意象如“朱弦”、“松声”赋予音乐感,增强诗的韵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景与离愁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吴越平原:象征富饶、美丽的故乡。
- 四山亭障:代表宁静的环境,暗示人际关系的隔阂。
- 柳条:象征离别的伤感。
- 胥江: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与思念。
- 朱弦:音乐的象征,传达梦想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越”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西南
B. 东南
C. 西北 -
“四山亭障度柔云”中“亭障”指的是什么? A. 小船
B. 树木
C. 山亭 -
诗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陆一的《临江仙 其七》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陆一更多地描绘了人际情感,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放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前者柔和细腻,后者则奔放豪迈。
参考资料: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陆一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