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偶感五伦事戏笔》
时间: 2025-01-19 15:31: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偶感五伦事戏笔
作者:俞平伯 〔近代〕
九世同居须百忍,而今谁会伦常。
蒲关爱妾殉痴张。
为臣全大义,黎庶亦偕亡。
今古完人多少,空余烟墨茫茫。
通财交友岂非良。
牛衣空对泣,富贵莫相忘。
白话文翻译
九代同居的人家需要百般忍耐,而如今又有谁懂得伦常之理?
蒲关(指蒲松龄)爱妾而殉情,实在是痴狂。
身为臣子的应全心全意为大义,百姓也应共同生死。
古今完人有多少,只留下烟墨朦胧的身影。
交朋友、通财,难道不是美好的事情吗?
在牛衣之下独自哭泣,富贵的时候不要相忘。
注释
- 九世同居:指家族代代相传,世代同居,需以忍耐换取和谐。
- 伦常:指人伦伦理、道德规范。
- 蒲关:指蒲松龄,因其作品《聊斋志异》而著名,常有痴情之事。
- 全大义:指忠于国家,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 黎庶:指百姓。
- 完人:指道德高尚、品行完美的人。
- 烟墨茫茫:形容古人的事迹模糊不清,难以追溯。
- 牛衣空对泣:牛衣是指贫民的居所,这里指贫困时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平伯(1899-1990),原名俞树华,字平伯,江苏人。近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因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研究而闻名。他的诗风向传统靠拢,常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生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临江仙·偶感五伦事戏笔》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伦理困惑的时代,诗人借古人之事反省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伦道德的思考和对生活境遇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偶感五伦事戏笔》通过对古今人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在首联中,诗人提到“九世同居须百忍”,写出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忍耐,暗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艰难。接下来的“而今谁会伦常”,则引发了对现代人道德观念的质疑,感叹当今社会对伦理的淡漠。
中间几句提及蒲关(蒲松龄)对爱妾的痴情,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思考,继而引出对臣子与百姓关系的沉痛反思,强调了大义和共同命运的重要性。这种情感的转折,增强了诗的深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最后的“牛衣空对泣,富贵莫相忘”,以质朴的意象收尾,描绘了在贫苦与富贵之间的情感纽带,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别忘了人情的温暖。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层次分明,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世同居须百忍:强调家庭之间的忍耐是维持和谐的基础。
- 而今谁会伦常:对现代人道德观念的质疑。
- 蒲关爱妾殉痴张:提及古人痴情的悲哀,反映当前情感的复杂性。
- 为臣全大义,黎庶亦偕亡:强调忠诚与责任,呼唤共同命运的意识。
- 今古完人多少,空余烟墨茫茫:感慨优秀人物的稀缺与历史的模糊。
- 通财交友岂非良:友谊与财富的重要性。
- 牛衣空对泣,富贵莫相忘: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忘记亲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今古完人多少,空余烟墨茫茫”,强调了古今人物的对比。
- 比喻:用“牛衣”象征贫困,表现生活的艰辛。
- 反问:通过“而今谁会伦常”激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家庭伦理、社会责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对人情冷暖的关注,蕴含着人文关怀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衣:象征贫困与辛劳,体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 蒲关:代表古代痴情的典范,引发对爱情的思考。
- 大义:象征忠诚与责任,强调道德的崇高。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牛衣的意象不仅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蒲关则象征了对情感的执着与无奈,反映了古今人们在面对伦理道德时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九世同居”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家族繁荣
- B. 家族之间的忍耐
- C. 伦理道德的丧失
-
“牛衣空对泣”中的牛衣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贫困与辛劳
- C. 忍耐
-
诗人对现代人伦常的看法是?
- A. 他们很懂得伦常
- B. 他们对此感到迷茫
- C. 他们完全忽视伦常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临江仙》:两者均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悲情与历史的沉重,而《临江仙》则强调社会伦理与人情的冷暖。
- 《春望》与《临江仙》:同样反映出对人世无常的感慨,但《春望》更具悲壮的情感色彩,而《临江仙》则在思考中蕴含了一丝哲理与希望。
参考资料
- 俞平伯《诗词集》
- 《中国现代诗词史》
-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道德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