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寓因胜寺有怀晚上人渡江未归》

时间: 2025-01-01 17:44:54

上人九月过开沙,门掩虚庭白日斜。

好是重阳最相忆,隔墙无路看黄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人九月过开沙,
门掩虚庭白日斜。
好是重阳最相忆,
隔墙无路看黄花。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的重阳节,上人(高人)曾经来到开沙,
如今门已关上,空荡荡的庭院里,白昼渐渐西斜。
重阳节是最值得怀念的日子,
但墙隔着看不到,只有黄花在远处盛开。

注释

  • 上人:指高人或有德之人,此处指的是作客的人。
  • 九月:指农历九月,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
  • 开沙:地名,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 虚庭:空旷的庭院,形容清静。
  • 重阳:指重阳节,象征长寿与吉祥。
  • 黄花:通常指菊花,重阳节时人们会赏菊。

典故解析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重阳”习俗,因其在农历九月初九,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节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重阳即两重的阳气,寓意长寿与繁荣。在这一天,赏菊、登高是传统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崧,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节日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孤独而又美好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寓因胜寺有怀晚上人渡江未归》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重阳节的思乡情怀和对友人的怀念。开篇以“上人九月过开沙”引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勾勒出一个清晨的场景,诗人似乎在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接着“门掩虚庭白日斜”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氛围,空荡的庭院和逐渐西斜的阳光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紧接着,诗人提到重阳节是最让人怀念的日子,表达了对节日的珍视与对过往时光的思念。而最后一句“隔墙无路看黄花”则蕴含着一种无奈与惆怅,墙壁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虽然可以看见黄花的美丽,却无法亲近。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运用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人九月过开沙:引入时间与场景,表明重阳节的到来和对过往的回忆。
  2. 门掩虚庭白日斜:描绘庭院的空旷与孤寂,突显诗人内心的孤独。
  3. 好是重阳最相忆:重阳节的回忆与情感的升华,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4. 隔墙无路看黄花:墙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无法亲近的无奈之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门掩虚庭”与“白日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黄花象征着重阳与长寿,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回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隔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重阳节,代表长寿与吉祥。
  • 虚庭:象征空旷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上人”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高人或有德之人
    • C. 诗人自己
  2.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 A. 七月十五
    • B. 九月初九
    • C. 十月初一
  3. 诗中提到的“黄花”通常指什么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荷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节日的思念与对亲人的挂念,但其情感更加直接和强烈,而刘崧的作品则更显淡然与孤独,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崧研究》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