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作者: 灵澈 〔唐代〕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
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
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在重阳节的清晨,诗人与友人相聚,回忆起往昔与亲友在京城的美好时光。诗中提到楚地的古老风俗,描绘了汀洲的清凉景色,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重阳节菊花的情感。
注释:
- 高会:指高层次的聚会,通常是指节日或庆典。
- 宾从:宾客和随行的人。
- 楚俗:楚地的风俗。
- 汀洲:水边的沙洲。
- 山情:山的情景,寓意深远的思念。
- 菊意:对菊花的情感,重阳节时人们有赏菊习俗。
- 华池:指华丽的池塘,这里可能是指有美丽景色的地方。
- 鸳鹭:指成双成对的鸟,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典故解析:
重阳节又称“重阳”,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此节气与菊花、登高等习俗密切相关,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诗中提到的“菊意”正是对这一节日的文化传承的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灵澈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因节日的到来而思念在京城的亲友,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聚会引入,描绘了楚地的风光和节日的气氛,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开头的“清晨有高会”即设定了一个欢庆的场景,而“宾从出东方”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们的到来,给人以欢快之感。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自然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尤其是“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两句,展现出楚地特有的古韵与清凉,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最后两句,诗人以“心忆”引出对华池的美好回忆,通过鸳鹭的悠然自得,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令人感受到情感的深邃与细腻。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有对过去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节日的聚会场景,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 第二联通过描写楚地的古老风俗和凉爽的自然景色,突显了环境的美丽与历史的厚重。
- 第三联由“山情”引发对远方的思念,结合“菊意”,表现了节日的传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 第四联则是对过去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心中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依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情来远思”,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
- 对仗:如“宾从出东方”和“楚俗风烟古”,展示了语言的对称美。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对亲友的思念,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意象分析:
- 清晨: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高会:代表聚会的欢庆与友谊。
- 楚俗:体现地方特色,表现对故土的热爱。
- 菊花:象征重阳节的文化意义,代表长寿与美好祝愿。
- 鸳鹭:象征着和谐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宾从出东方”中的“宾”指的是什么?
- A. 宾客
- B. 朋友
- C. 亲戚
-
重阳节最常见的习俗是什么?
- A. 吃月饼
- B. 登高赏菊
- C. 祭祖
-
诗中提到的“华池”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家乡的风景
- C. 朋友的聚会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而灵澈的《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则着重表现对故人和故乡的思念,情感上多了一层对传统节日的深刻理解与融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