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赠王屋刘道士
原文展示:
小有洞中长住客,大罗天下后来仙。
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个小洞里住得不久,然而我已成为大罗天的仙人。
一出门就回到了平常的地方,难以再骑着仙鹤返回。
注释:
- 小有:少许,稍微。
- 洞中:指道士所住的洞府。
- 长住客:常住的客人,形容道士在洞中居住。
- 大罗:指道教中的大罗天,象征极高的境界和神仙。
- 天下:这里泛指人间。
- 寻常处:平常的地方,指人世间。
- 跨鹤鞭:骑鹤的鞭子,指乘坐仙鹤,象征道士的仙人身份。
典故解析:
- 王屋:王屋山是道教名山,传说中有许多道士隐居于此。此诗的题目暗示了与道教和隐逸生活的关系。
- 大罗天:大罗天是道教中最高的天界,居住着许多神仙,诗中提到的“后来仙”意味着达到这种境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主要以诗歌和道教文化的结合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理解。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认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道士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首句“小有洞中长住客”表明道士在幽静的环境中,虽然地位不高,但却有长久的安宁和自在。而“大罗天下后来仙”则暗示了这种隐居生活的理想,达到高深的道教境界。接着,诗人用“出门即是寻常处”表现出道士与世俗的距离,说明他虽然在修行,但并不完全脱离人间。最后一句“未可还它跨鹤鞭”则表达了一种无奈,虽渴望归于仙界,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局限。整首诗既有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有洞中长住客:表示道士在洞中虽是短暂的住客,但长久的修行让他与此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 大罗天下后来仙:暗示在修行中获得了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了大罗天的仙人。
- 出门即是寻常处:出洞后回到人间,意味着道士的修行仍然与现实生活相连。
- 未可还它跨鹤鞭:表示虽然有仙人身份,但仍无法回归仙界,体现了道士的无奈和对理想状态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隐喻:将道士的修行与人世生活对比,形象地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对仗:如“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显示了诗的对称美。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局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洞府:象征隐逸与安宁的生活。
- 大罗天:象征理想的道教境界。
- 鹤:象征长生与自由,代表着道士的身份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施肩吾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A -
“出门即是寻常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C. 对道教的追求
答案:B -
“未可还它跨鹤鞭”中的“鹤”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道教理想
C. 死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施肩吾与王维:两位诗人都反映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施肩吾更关注于道教理想,王维则更多展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研究》
通过上述解析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施肩吾的《赠王屋刘道士》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