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钟石太史见示重五佳作》
时间: 2025-01-03 00:41: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钟石太史见示重五佳作
作者: 符锡 〔明代〕
扫迹江门思转深,
登临那复暂开襟。
石头烟柳弄晴色,
章浦行云生野阴。
佳节偶同人士饮,
艾符聊并葛巾簪。
诗家莫厌频相过,
牢落还知非寸心。
白话文翻译:
在江门扫迹,思绪愈加深远,
登高临望,何必再暂时放开衣襟。
石头与烟柳共舞,映照出晴天的色彩,
章浦的云朵在野外阴影中变幻。
佳节时偶尔与朋友饮酒,
用艾草的符咒和葛巾作为装饰。
诗人们不要厌烦频繁相聚,
即便生活艰难,也知道心中所想。
注释:
- 江门:地名,指江门市,位于广东省。
- 登临:登高望远,远眺景色。
- 艾符:用艾草制作的符咒,常用于辟邪。
- 葛巾:一种用葛麻织成的巾,古代文人常用作装饰。
- 牢落:困顿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符锡,明代著名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响应钟石太史的邀请而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快乐和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交游的风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佳节的愉悦与思索。开篇“扫迹江门思转深”,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接下来的“石头烟柳弄晴色”将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美感。
“佳节偶同人士饮”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尤其在节日时与朋友共聚,更显亲情与友情的温暖。而“艾符聊并葛巾簪”则体现了时节的传统习俗,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最后两句“诗家莫厌频相过,牢落还知非寸心”则是对诗人心态的反思,强调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不仅在于相聚的频繁,更在于内心的真实情感。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与真挚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具有深远的哲理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扫迹江门思转深:描绘诗人来到江门,因景生情,思绪愈加深远。
- 登临那复暂开襟:表达诗人登高望远的心情,暂时放开胸怀,感受自然。
- 石头烟柳弄晴色:描绘石头与柳树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充满生机。
- 章浦行云生野阴:展现云朵在章浦流动,形成野外阴影的意象。
- 佳节偶同人士饮:在佳节与朋友饮酒,体现人际交往的乐趣。
- 艾符聊并葛巾簪:用艾草与葛巾增添节日气氛,表达人情味。
- 诗家莫厌频相过:呼吁诗人们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厌倦。
- 牢落还知非寸心:即使生活艰苦,心中仍有情感的寄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佳节偶同人士饮,艾符聊并葛巾簪”,体现对仗工整。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江门:象征着自然的宽广与人文的厚重。
- 石头烟柳:象征着坚韧与柔美的结合。
- 佳节:象征着团圆与人际交往的美好。
- 艾符葛巾:象征着传统文化与节日习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艾符”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 A. 竹子
- B. 艾草
- C. 纸张
-
诗人希望诗人们对相聚的态度是?
- A. 厌烦
- B. 珍惜
- C. 随意
-
“石头烟柳弄晴色”中,烟柳寓意是什么?
- A. 生命力
- B. 哀愁
- C. 冷漠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符锡的《奉和钟石太史见示重五佳作》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乐趣的享受,但符锡更注重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加热烈奔放,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艺术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