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轩呈孔掾》
时间: 2025-01-19 21:52: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陶然轩呈孔掾
作者:郭祥正(宋代)
我醉不在酒,心常醉于天。
出处无固必,四时任陶然。
世网谁拘拘,冥鸿自翩翩。
隐凡乐吾乐,陶然名此轩。
采掇富菊杞,芬香籍兰荃。
啼鸟助春喜,相呼语涓涓。
好风集清微,时写朱丝弦。
秋月莹池上,腊雪堆檐前。
客来亦把酒,客去醉还眠。
为君发短调,意将千载传。
白话文翻译:
我醉并不是因为酒,而是内心常常沉醉于自然的美好。出处并不重要,四季的美景让我随心所欲地陶醉于其中。世俗的束缚又能如何?就像那冥冥中的鸿雁,自由自在地飞翔。隐居于此,享受我的乐趣,这就是我为这个小亭子取的名字。采摘丰盛的菊花和枸杞,芬芳的气息仿佛来自兰草和荃草。啼鸣的小鸟为春天增添欢乐,彼此呼应,细语绵绵。柔和的春风汇聚了清新的气息,时常在这里弹奏朱色的丝弦。秋月在池面上闪烁,腊雪堆积在屋檐前。客人来了,我也和他们一起喝酒,客人走后我便醉卧再眠。我为您吟唱短小的乐曲,愿我的情意能够传承千年。
注释:
- 陶然:心情舒畅,愉悦的样子。
- 出处:指事物的来源或背景。
- 冥鸿:指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象征自由。
- 隐凡:隐居于世俗之外,享受平凡的快乐。
- 菊杞:菊花和枸杞,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丰盛。
- 朱丝弦:指乐器的弦,形容音乐的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祥正,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郭祥正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这首诗在表现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上具有代表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的心境。开篇即表明“我醉不在酒”,表明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心灵愉悦。在“出处无固必,四时任陶然”中,诗人强调自然四季的变化是他陶醉的源泉,反映了对自然循环的赞美。接着,诗中通过“冥鸿自翩翩”的意象,表现了心灵的自由与飞扬,隐喻着诗人对世俗束缚的逃避。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采掇富菊杞”、“啼鸟助春喜”,诗人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喜悦。最后,诗中提到与客人共饮的温馨场景,传达了人际间的和谐与乐趣。整首诗透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醉不在酒,心常醉于天。”:诗人强调自己内心的愉悦与自然的关系,酒只是外在的享受。
- “出处无固必,四时任陶然。”:诗人不拘泥于事物的来源,而是随心所欲地享受四季的变化。
- “世网谁拘拘,冥鸿自翩翩。”:诗人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反感,追求自由。
- “隐凡乐吾乐,陶然名此轩。”:隐居生活中找到乐趣,给自己的小亭子取名“陶然轩”。
- “采掇富菊杞,芬香籍兰荃。”:描写自然美,象征丰盛。
- “啼鸟助春喜,相呼语涓涓。”:鸟鸣增添春天的欢乐,体现自然的生机。
- “好风集清微,时写朱丝弦。”:春风带来清新,表现诗人对音乐的热爱。
- “秋月莹池上,腊雪堆檐前。”:描绘秋冬景色,反映时光流转。
- “客来亦把酒,客去醉还眠。”:表现与友人相聚的愉快时光。
- “为君发短调,意将千载传。”:表达诗人希望传承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冥鸿自翩翩”,将鸿雁比作自由的象征。
- 拟人:诗中小鸟与春天的互动,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表现了作者追求自由、内心陶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象征心灵的愉悦与陶醉。
- 天:代表自然的广阔与自由。
- 菊、杞:象征自然的丰盛,代表诗人对生活的欣赏。
- 啼鸟:代表生机与春天的欢乐。
- 秋月、腊雪:象征时光的流转,反映四季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我醉不在酒”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诗人不喜欢喝酒
B. 诗人的快乐源于自然
C. 诗人醉得很厉害 -
“冥鸿自翩翩”中的“冥鸿”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自由自在的鸿雁
C. 迷失方向的鸟 -
诗中提到的“陶然轩”象征着: A. 诗人的隐居生活
B. 风景优美的地方
C. 酒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郭祥正的《陶然轩呈孔掾》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宁静的生活。郭祥正侧重于四季变化的细腻描写,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隐逸生活的恬淡与逍遥。两者在表达手法上各有千秋,却都传达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