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立誓状外戒》
时间: 2025-01-19 21:41:21意思解释
满庭芳 立誓状外戒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专烧誓状,谨发盟言。
遵依国法为先。但见男儿女子,父母如然。
水除气财酒色,弃荣华戒断腥膻。
常清静,更谦和恭谨,无党无偏。
布素婪耽度日,饥寒后,须凭展手街前。
不得贪财诳语,诈做高贤。
常怀慎终如始,遇危难转要心坚。
如退道,愿分身万段,永镇黄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立誓的重视和对道德的坚守。诗中提到要专心烧制誓状,认真发誓,遵循国家法律为首要原则。无论男女,都应对父母怀有敬重之心。要摒弃奢华与贪欲,戒除对酒色财气的追求,保持内心的清静与谦和。要生活简朴,不偏向任何一方,面对饥寒时勇敢地伸出手去求助。不能贪图财物或以谎言欺骗他人,假装自己是高人。始终保持谨慎,面对危机时要坚定信念。如果选择退道,愿意分身万段,永远在黄泉之下安息。
注释:
- 誓状:指立下的誓言或承诺。
- 国法:国家的法律。
- 水除气财酒色:意为要摒弃对物质和享乐的追求。
- 清静:心境安宁,内心无杂念。
- 布素:指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 慎终如始:始终保持谨慎和坚定的态度。
- 黄泉:古代传说中的冥界,象征死亡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是元代的诗人、道士,以其道教思想和对道德的追求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强调道德自律和内心的修为。
创作背景:
《满庭芳 立誓状外戒》创作于元代社会,正值道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个人道德的重视,以及对社会法则的遵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誓言的敬重以及对道德自律的追求。开篇提到“专烧誓状”,强调了立誓的重要性,接着引入了国法与父母的关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与义务。诗中对物质享乐的批判,体现了诗人追求清静内心的向往,表明了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生活简朴的倡导,以及对贪婪与欺骗的警惕,强调了道德的坚守与内心的坚定。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使其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专烧誓状,谨发盟言。”:立下誓言时要专心谨慎。
- “遵依国法为先。”: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 “水除气财酒色,弃荣华戒断腥膻。”:要摒弃对物质和享乐的追求。
- “常清静,更谦和恭谨,无党无偏。”:保持内心的安宁,谦和待人。
- “布素婪耽度日,饥寒后,须凭展手街前。”:生活要简朴,遭遇艰难时要互助。
- “不得贪财诳语,诈做高贤。”:警惕贪婪和虚伪。
- “常怀慎终如始,遇危难转要心坚。”:始终保持警惕和坚定。
- “如退道,愿分身万段,永镇黄泉。”:愿意为坚持理想而付出一切。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加了节奏感。
- 隐喻:通过“黄泉”隐喻死亡,表达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立誓的强调与对道德自律的呼唤,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修为的重视,倡导人们在纷繁的世俗中保持清净和谦和。
意象分析:
- 誓状:象征着承诺与责任。
- 国法:代表社会秩序与公正。
- 水、气、财、酒色:象征物质诱惑,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清静。
- 黄泉:象征死亡,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强调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 A. 家庭
- B. 国法
- C. 财富
- D. 友情
-
诗中提到的“水除气财酒色”是什么意思?
- A. 追求物质
- B. 摒弃奢华
- C. 关注家庭
- D. 崇尚自由
-
诗人愿意为坚持理想付出什么?
- A. 财富
- B. 友谊
- C. 生命
- D. 时间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强调思乡情怀,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满庭芳 立誓状外戒》则强调个人的道德自律与对理想的坚持,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元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