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燕允孚森玉轩醉中感怀》
时间: 2025-01-01 12:1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见江南信使来,菊花应傍战场开。
风尘渺渺家难问,节物匆匆老转催。
把酒多无今日醉,登高只益寸心哀。
白头一觉湖山梦,谁料繁华有劫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九日)时的感慨与忧伤。诗人没有收到来自江南的消息,而菊花却在战场旁边绽放。世事纷扰,无法得知家中的消息,岁月匆匆飞逝,节日的到来催促着人们变老。诗人对酒而醉却没有今天的欢愉,登高望远只增添了心中的哀伤。梦中白头,曾经的湖山美景如今却成了繁华后的灰烬。
注释:
- 江南: 指中国南方地区,文化繁盛,四季如春。
- 信使: 指传递消息的人。
- 菊花: 秋季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风尘: 指世间的纷扰与困苦。
- 老转催: 时间催促,岁月流逝。
- 登高: 指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 白头: 形容年老或白发苍苍。
- 繁华有劫灰: 指曾经的繁华已被战乱或灾难所摧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出自书香门第,才华横溢,尤以诗词闻名。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背景可能与战乱、离别有关。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诗人在此时写下此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与浓烈的乡愁情绪。开头以“江南信使”引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同时又通过“菊花应傍战场开”的意象,暗隐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与无奈。菊花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长寿与坚韧,而诗人在此却感叹其所处的环境让这朵花也显得格外凄凉。
“风尘渺渺家难问,节物匆匆老转催”两句中,诗人以风尘喻世事的纷繁复杂,表现了对家人音信的渴望与无奈。接着,诗人透过“把酒多无今日醉”,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逃避,虽然饮酒本是为了庆祝,可现实却让这种庆祝变得悲哀。
整首诗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白头一觉湖山梦”反思自己的生活,曾经的美好如今已成过去,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劫难的苦涩。诗人通过对比与对仗,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惆怅,整体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见江南信使来:表明诗人久未收到来自故乡的消息,内心感到焦急。
- 菊花应傍战场开:菊花在重阳节开,但周遭却是战场,形成强烈对比,暗示离愁别绪。
- 风尘渺渺家难问:世事纷扰,无法得知家中安危,表现出对家人的关心与担忧。
- 节物匆匆老转催:节日来临,时光飞逝,催促人们老去,感慨时光的无情。
- 把酒多无今日醉:即使饮酒,心中却无欢愉,表现出内心的失落。
- 登高只益寸心哀:登高望远只增添了心中的哀伤,抒发内心的孤独感。
- 白头一觉湖山梦:梦中回忆曾经的美景,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
- 谁料繁华有劫灰:繁华的背后却是灾难,揭示了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登高”与“醉”,形成音韵的和谐美感。
- 比喻: 将“菊花”与战场对比,寓意深刻,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反语: “把酒多无今日醉”实际是对现状的反讽,表现出诗人的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思考,情感深邃,饱含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 象征思念与故乡。
- 菊花: 代表坚韧与节日。
- 风尘: 代表世事的纷扰与困苦。
- 白头: 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 B -
诗人用什么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A. 玫瑰
B. 菊花
C. 兰花
答案: B -
“白头一觉湖山梦”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怀念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温暖;而张翥的诗则强调了战乱带来的悲哀与无奈,情感厚重且沉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张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