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石首城》
时间: 2025-01-04 12:47: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发石首城
作者: 谢灵运 〔南北朝〕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缁。
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
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
日月垂光景,成贷遂兼兹。
出宿薄京畿,晨装抟鲁飔。
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
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
苕苕万里帆,茫茫终何之?
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
越海凌三山,游湘历九嶷。
钦圣若旦暮,怀贤亦凄其。
皎皎明发心,不为岁寒欺。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玉石尚且可以打磨,这句话容易被人理解。
虽然我怀抱着中正的信念,但仍然辛苦地写下锦绣的诗篇。
如果内心的光亮不够,微薄的命运就像细丝般容易被察觉。
日月的光辉洒下,成为我此行的助力。
我从京畿出发,清晨装束随风而动。
重逢旧友,经历了人生的离别,我再次向朋友告别。
故乡的日子已然遥远,风波又怎能回转?
那悠悠的万里帆,茫茫的归途又在何方?
游历应该去罗浮山,停歇必定是在霍山。
越过大海,翻越三山,游历湘江,走过九嶷。
对圣贤的钦佩如同晨昏,怀念贤才也让人感到凄凉。
心中明亮的志向,不会因为岁月的寒冷而动摇。
注释
- 白珪: 一种白色的玉石,象征高洁。
- 缁: 黑色,指代黑色的衣物或思想,常隐喻世俗。
- 中孚爻: 出自《周易》,象征忠诚和信任。
- 贝锦: 指华美的诗歌,寓意写作的辛苦。
- 微命: 微薄的生命,象征人生的脆弱。
- 苕苕: 指水草摇曳的样子,形容海上风浪的状态。
- 罗浮: 地名,指罗浮山,风景名胜。
- 霍期: 指霍山,寓意寄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中立,号逸少,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与山水诗的开创者。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擅长运用典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他出发至石首城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与人生旅途的感慨。正值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不安,文人多有离别之苦。
诗歌鉴赏
《初发石首城》是谢灵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白珪尚可磨”引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虽有坚持的信念,但生活的艰辛依然存在。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忧虑。
诗中多次提及“故乡”和“朋知”,表现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在“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中,诗人感慨离别的无奈,再次告别老友,流露出深切的情感。
最后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游湘历九嶷”,展现了诗人对游历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这幅旅途的画卷中,诗人虽有对未来的规划,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却始终萦绕,形成了诗的核心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缁。” 讲述高洁的玉石可以打磨,但世俗的理解却是肤浅的。
- “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 即使心中有坚定信念,写作依然辛苦。
- “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 表达内心若无光亮,生命就如细丝般脆弱。
- “日月垂光景,成贷遂兼兹。” 日月的光辉成为旅途的帮助。
-
修辞手法:
- 比喻: “寸心若不亮”,将内心的光明比作亮光。
- 对仗: “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形成了整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游历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南北朝时期文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白珪: 象征高洁与理想。
- 日月: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光辉。
- 故乡: 怀念与情感寄托的地方。
- 万里帆: 旅行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珪尚可磨”中的“白珪”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理想与高洁
C. 世俗的理解 -
“寸心若不亮”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内心的光明
C. 诗歌的写作 -
诗中提到的“游湘历九嶷”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旅行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谢灵运与王维的山水诗都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谢灵运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情感波动,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谢灵运诗集》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