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白话文翻译:
如果想要写出人间离别的心情,就必须倾听那鸣凤的声音,它就像龙吟一样动人。江南的曲子唱完了又要归向何方呢?只有那洞水、山云才能知道它的浅深。
注释:
- 欲写:想要写。
- 人间离别心:人间的离别之情。
- 鸣凤:形容美妙的音乐或歌声。
- 龙吟:比喻高亢而悠扬的声音。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水乡,风景优美。
- 曲尽:曲子唱完。
- 归何处:回到哪里。
- 洞水:指洞穴中的水,象征深邃。
- 山云:山间的云雾,寓意深远。
典故解析:
- 鸣凤与龙吟:在古代文学中,凤鸟与龙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与高贵的声音,常常与音乐、诗歌相联系。
- 江南: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约730年-约795年),字君瑶,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带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盛世,社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音乐、自然的描绘表达离别之情,反映了人间感情的细腻与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音乐意象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巧妙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在第一句中,诗人提到“欲写人间离别心”,这直接点明了写作的目的。接着,他通过“鸣凤似龙吟”的比喻,将离别的情感与美妙的音乐相联系,暗示离别不仅是悲伤的,也是充满美丽音韵的,似乎在呼唤着对过去的怀念。
江南作为一个诗意的地点,承载着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江南曲尽归何处”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离别后归属感的思考,给人一种无奈且深远的感受。最后两句“洞水山云知浅深”,则用自然的景象回应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暗示深邃的水与云或许能理解这种离别之痛。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顾况对音乐与自然的敏感,以及对人间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写人间离别心:表达诗人希望描绘离别之情的愿望。
- 须听鸣凤似龙吟:强调要捕捉离别的情感,必须倾听音乐的美妙,暗示音乐能引发情感共鸣。
- 江南曲尽归何处:在江南吟唱的曲子结束后,诗人思考这段音乐的归属,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 洞水山云知浅深:自然景物的深刻,隐喻人心的复杂,只有自然能理解这些情感的深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鸣凤”比作美妙的声音,提升了音乐的意境。
- 对仗:如“江南曲尽”与“洞水山云”,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意象的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思考,展现了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凤:象征美好、动人的事物。
- 龙吟:代表高亢的声音,暗示离别之情的深刻。
- 江南:人们对美好回忆和向往的象征。
- 洞水山云:自然的深邃与神秘,象征人心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离别
- C. 忧愁
- D. 感激
-
诗中提到的“鸣凤”象征什么?
- A. 离别之痛
- B. 美妙的声音
- C. 自然的力量
- D. 时间的流逝
-
“江南曲尽归何处”意指什么?
- A. 音乐的结束
- B. 归属的迷茫
- C. 自然的变化
- D. 生活的苦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更多地关注于家国情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自然的草作为离别的象征,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意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