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莫公台》

时间: 2025-01-04 11:28:49

奇绝巍台峙浊流,古来人号小瀛洲。

路通霄汉云迷晚,

洞隐鱼龙月浸秋。

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

将军悟却希夷诀,赢得清名万古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莫公台
作者: 杜光庭 〔唐代〕

奇绝巍台峙浊流,
古来人号小瀛洲。
路通霄汉云迷晚,
洞隐鱼龙月浸秋。
举首摘星河有浪,
自天图画笔无钩。
将军悟却希夷诀,
赢得清名万古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特的高台矗立在浑浊的河流之上,古人称之为“小瀛洲”。通往天际的道路在傍晚时分被云雾迷蒙,洞中隐匿着鱼龙,月光洒在秋水之上。仰望星空,星河中波涛汹涌,仿佛天上的画笔在描绘,而没有钩子来捕捉。将军领悟了“希夷”的道理,因此赢得了流传千古的清名。

注释:

  • 奇绝: 非常奇特,绝伦。
  • 巍台: 高大的台地。
  • 浊流: 浑浊的河流。
  • 小瀛洲: 这里代指高台,寓意如同仙境。
  • 霄汉: 天空,指高空。
  • 云迷晚: 傍晚时分,云雾弥漫。
  • 洞隐: 洞中隐蔽。
  • 鱼龙: 形容水中生物的多样。
  • 月浸秋: 月光洒在秋水中。
  • 摘星河: 意指仰望星河。
  • 希夷诀: 道教的一种哲理。
  • 清名: 清白的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光庭,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富有道教思想。他的诗作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杜光庭在游览某一高台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题莫公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其意境深远,场景壮丽。诗的开头以“奇绝巍台峙浊流”引入,描绘了高台的壮观景象,与浑浊的河流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高洁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路通霄汉云迷晚”描绘了通往高台的道路,傍晚时分的云雾使得景色更加神秘。

“洞隐鱼龙月浸秋”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结合,月光照耀下的秋水,隐约可见的鱼龙,展示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接下来的“举首摘星河有浪”更是将视线提升至星空,诗人仿佛在与星河对话,表达了对宇宙的思考。

最后两句“将军悟却希夷诀,赢得清名万古流”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还引入了哲理的思考。将军理解了“希夷”的道理,获得了不朽的名声,暗示着修身齐家的重要性。这首诗在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之余,深入探讨了人生态度,展现了杜光庭深厚的哲学思考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奇绝巍台峙浊流: 描写高台的奇特与巍峨,巍峨之台屹立在浊流之上,象征着高洁与超然。
  2. 古来人号小瀛洲: 引用古人对高台的称呼,增添了历史感与文化底蕴。
  3. 路通霄汉云迷晚: 描绘通往高台的云雾弥漫的道路,营造出神秘而空灵的氛围。
  4. 洞隐鱼龙月浸秋: 通过月光与水的结合,渲染出宁静的秋夜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生灵的细致观察。
  5. 举首摘星河有浪: 仰望星河,意指对宇宙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6. 自天图画笔无钩: 形容天上星河如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的赞美。
  7. 将军悟却希夷诀: 指将军明白了某种哲理,暗示智慧与修行的重要性。
  8. 赢得清名万古流: 表达了追求清白名声的重要,强调了历史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 “小瀛洲”比喻高台,赋予其仙境的色彩。
  • 对仗: “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月浸秋”赋予月光以动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传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巍台: 象征着崇高与理想。
  2. 浊流: 代表世俗与纷扰。
  3. 鱼龙: 象征自然的生动与多样。
  4. 星河: 代表宇宙的广阔与神秘。
  5. 清名: 体现了对道德与名声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奇绝巍台”意指什么?

    • A. 高台奇特
    • B. 低矮的山
    • C. 浊流中的小船
    • D. 美丽的花园
  2. “将军悟却希夷诀”中的“希夷”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道教哲学
    • C. 一位历史人物
    • D. 一种乐器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赞美
    • B.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 C.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与杜光庭的《题莫公台》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而杜光庭则更注重哲理的思考和高尚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光庭诗文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