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庆观》
时间: 2025-01-04 11:49:30意思解释
题都庆观
作者: 杜光庭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仙一一驾红鸾,
仙去云闲绕古坛。
炼药旧台空处所,
挂衣乔木两摧残。
清风岭接猿声近,
白石溪涵水影寒。
二十四峰皆古隐,
振缨长往亦何难。
白话文翻译:
三位仙人乘着红鸾飞来,
仙人离去,云雾轻轻环绕着古老的坛子。
炼药的旧台如今已经空荡荡,
悬挂在高大树木上的衣物也已被风雨摧残。
清风拂面,山岭间传来猿声,
白石溪水映照着寒冷的影子。
二十四座山峰都隐匿在古老的传说中,
我长长地振动着飘带,继续向前又何妨?
注释:
- 红鸾:传说中一种吉祥的鸟,象征祥瑞,常用于描写仙人或神灵的降临。
- 古坛:古老的祭坛,常与道教、仙人相关。
- 炼药:指炼制长生不老药,常见于道教的修炼过程。
- 乔木:高大的树木,代表自然。
- 猿声:指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描绘山林的环境。
- 二十四峰:指代山峰的数量,暗示此地的神秘与古老。
典故解析:
- 三仙: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三位仙人,如太上老君等,象征着道教文化中的长生与超脱。
- 炼药:反映道教文化中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光庭,唐代诗人,著名的道士和文学家。他的一生致力于道教的修炼和诗歌创作,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飘逸。
创作背景:
《题都庆观》写于杜光庭游览都庆观时,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感悟,以及对人世间浮华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人、古坛、炼药、猿声等意象,展现了浓厚的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色。开头两句通过“驾红鸾”“仙去云闲”描绘出一种神秘而超然的氛围,仿佛仙人来临又匆匆离去,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感觉。接下来的“炼药旧台”和“挂衣乔木”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无情,旧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惆怅。
“清风岭接猿声近”,展现了自然的声音与景象,给人以宁静的美感,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而“白石溪涵水影寒”则用冷色调描绘了水的清澈与寒冷,增强了诗中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坚定。整首诗在表达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仙一一驾红鸾:描绘仙人的降临,暗示着神秘与祥瑞。
- 仙去云闲绕古坛:仙人离去后,四周的云雾轻盈而闲适,突显出空灵的境界。
- 炼药旧台空处所:炼药的地方如今空无一物,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挂衣乔木两摧残:高大树木上的衣物已被风雨侵蚀,象征着衰败与无常。
- 清风岭接猿声近:清风拂面,猿声近在耳边,描绘出幽静的自然环境。
- 白石溪涵水影寒:溪水清澈冷冽,映照出孤独的心境。
- 二十四峰皆古隐:二十四座山峰隐藏着古老的传说,增添了神秘感。
- 振缨长往亦何难:振动飘带向前走去,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从容与自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人与红鸾相提并论,暗示超凡脱俗。
- 拟人:云闲、猿声等描写使自然生动有趣。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自然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与对超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仙:象征道教的长生与超凡。
- 红鸾:吉祥的象征,代表仙人的降临。
- 古坛: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 清风:自然的象征,带来宁静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三仙一一驾红鸾”中的“三仙”指的是什么? A. 三位神仙
B. 三位人类
C. 三种动物 -
“挂衣乔木”中的“乔木”指的是什么? A. 矮小的树
B. 高大的树
C. 花草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对自然与道教文化的向往
C. 爱情的悲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题都庆观》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与人对自然的感悟,但《庐山谣》更侧重于对山水的赞美,而《题都庆观》则更强调道教文化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