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04 06:13: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作者: 俞平伯 〔近代〕
一角筠帘迟日丽。虚室含暄,最得芳兰媚。浅抹浓妆都不喜。纹漪时复平春水。梅萼桃华君记否。开到蔷薇,还与荼蘼醉。瑟瑟墙根风又起。钗钿微侧寒烟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明媚的午后,竹帘轻垂,阳光透过窗户洒入室内,室内温暖而芬芳。即使是轻淡的妆容也无法掩盖她的美丽。平静的春水反射出细腻的纹理。你还记得梅花和桃花的盛开吗?如今蔷薇花开得正好,也许能和荼蘼花一起醉倒。忽然,墙根处又起了一阵风,微微撩动着她的发饰,映衬出一抹寒烟的翠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筠帘:竹制的帘子。
- 虚室含暄:意指室内温暖的气息。
- 芳兰媚:芳香的兰花美丽动人。
- 浅抹浓妆:轻描淡写的妆容。
- 纹漪:水面上的细微波纹。
- 梅萼桃华:梅花的花蕾与桃花的盛开。
- 蔷薇:一种花,常与荼蘼相伴。
- 瑟瑟:形容微风或轻声的样子。
- 钗钿:头饰,通常用于女子的发髻。
典故解析:
- 梅萼桃华:梅花与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美好、温柔的女性形象。
- 蔷薇与荼蘼:这两种花常用于比喻青春的美丽与易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平伯(1899-1990),字文澜,号平伯,现代诗人、学者。他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多融古典与现代,情感细腻,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之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怀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春日美景和女性之美的画面。词中的“迟日丽”、“虚室含暄”表现出春日的温暖,而“浅抹浓妆都不喜”则传达了自然之美的真实和纯粹。诗人并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春日的惬意与生命的生机。
特别是“梅萼桃华君记否”的提问,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情挂念。接下来的“开到蔷薇,还与荼蘼醉”,则以花来象征青春和爱情的绚烂,充满了生动的情感。
最后的“瑟瑟墙根风又起”,不仅描绘了场景的变化,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整首词在美丽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与典雅的意象,呈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角筠帘迟日丽: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竹帘轻垂,透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 虚室含暄,最得芳兰媚:虚室指室内空旷,含有温暖的气息,兰花在此时显得尤为芬芳。
- 浅抹浓妆都不喜:即使是轻淡的妆容也显得多余,反映出对自然美的推崇。
- 纹漪时复平春水:春水平静无波,似乎反射出内心的宁静。
- 梅萼桃华君记否:提问读者是否还记得梅花与桃花的盛开,带有怀旧的情感。
- 开到蔷薇,还与荼蘼醉:描绘了蔷薇花的盛开,与荼蘼花的醉人场景。
- 瑟瑟墙根风又起: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寒意。
- 钗钿微侧寒烟翠:女子的发饰被风轻轻撩动,呈现出一种清冷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花卉象征青春和美好。
- 拟人:春水的平静与情感相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日的美景与女性的美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帘:象征隐秘与宁静的空间,保护着内心的柔软。
- 春水:象征着生命、希望与温暖。
- 梅花、桃花:代表着青春与美好的记忆。
- 蔷薇与荼蘼:象征着爱情的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萼桃华”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和桃花
- B. 牡丹和菊花
- C. 玫瑰和百合
-
“瑟瑟墙根风又起”中的“瑟瑟”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繁花似锦
- B. 微风的声音
- C. 寒冷的气温
-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丧失与悲伤
-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女性美与自然景色的描写相似。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蝶恋花》 vs. 李清照的《声声慢》:两首词均反映了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感怀,但《蝶恋花》更注重自然之美,而《声声慢》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俞平伯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诗词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