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周世宗》

时间: 2024-09-19 22:10:27

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銮万国春。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献周世宗
作者: 钟谟 〔唐代〕
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銮万国春。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经过三年的征战,周世宗终于使四方的英雄都愿意臣服于他;而如今经过一天的归国,万国都迎来了春天般的欢庆。南北方的人民都能和睦相处,永远不会再有纷争,我作为老臣,感恩归去,享受余生。

注释:

  • 耀武:显示武力,威武的样子。
  • 群雄:指各地的英雄豪杰。
  • :臣服,归顺。
  • 回銮:皇帝返回,指皇帝的车驾。
  • 万国春:形容四方国界的和平昌盛,如春天般美好。
  • 南北通欢:南北地区的人们都欢聚一堂,和睦相处。
  • 谢恩:感谢,感恩。
  • 陪臣:老臣,指长年为国效力的臣子。

典故解析:

周世宗指的是周朝的开国皇帝,虽是唐代作品,但表达了对统一、和平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回銮”是古代皇帝出征归来的重要仪式,象征着胜利和和平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钟谟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与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统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赞美周世宗的功业,表达了对国家强盛、百姓安宁的渴望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展现了周世宗的威仪与统治的成就。首联“耀武群雄服”中,诗人通过“耀武”这一动词强调了周世宗的强大和统治力,显示出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功。“群雄服”则点明了他获得的广泛支持和臣服,反映出他作为领袖的魅力与威望。

接下来的“一日回銮万国春”,不仅点明了归国的盛况,也象征着和平的到来,暗喻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用“春”字,形象地描绘了万国欢庆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最后一句“南北通欢永无事”则寄托了对未来和平的期许,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团结、民众安定的美好愿望。同时,作为“老陪臣”的自我定位,显示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也带有一种淡淡的自谦与感慨。

总的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历史的厚重感与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政治寓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耀武群雄服:经过三年的征战,周世宗凭借强大的军力使各地英雄都愿意臣服。
  2. 一日回銮万国春:经历一日的归国,四方国界如春天般迎来了繁荣与欢庆。
  3. 南北通欢永无事:南北人民团结和睦,长久地享受和平的生活。
  4. 谢恩归去老陪臣:作为年老的臣子,感恩于国,选择退隐享受晚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北通欢”和“永无事”,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结构。
  • 比喻:用“万国春”比喻和谐繁荣的景象,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国家统一、民众安宁的期盼,抒发了对周世宗伟业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耀武:象征权力与威严。
  • :象征生机与繁荣。
  • 南北:象征国家的统一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回銮”指的是什么? a) 出征
    b) 归国
    c) 祭祀

  2. 诗人对周世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否定
    b) 赞美
    c) 怀疑

  3. 诗中描述的“万国春”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繁荣与和平
    c) 贫穷

答案:

  1. b) 归国
  2. b) 赞美
  3. b) 繁荣与和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寄托,但更偏向于个人的孤独与对时代的感慨。
  • 《静夜思》: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显示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献周世宗》在主题上有一定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的生活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