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时间: 2025-01-04 07:3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
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
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
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白话文翻译:
元气在湖水中浮沉,水面静谧而深邃。春风吹拂,万顷绿波荡漾,仿佛映照着徐州的美景。作为客人,难以找到适意的去处,恰巧与你相逢,暂且游玩片刻。沿着白蘋的边缘,日落时分,沧浪的舟子归来。渡口上微微的月光映照,西边的树林中雨水渐渐停息。水面上云雾弥漫,依然湿润,沙滩上的鹤鸣声留住旅人的脚步。让我们一起修习子陵的隐居之法,能够忘却生计的忧虑。在这里有着深藏的意趣,不是为了钓鱼的钩子。
注释:
- 元气:指自然的气息,或形容水的生气。
- 沉沉:形容水面深沉而静谧。
- 夤缘:沿着,顺着。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河湖边。
- 子陵:指东晋隐士阮籍,因其隐居生活而著称。
- 钓鱼钩:比喻追求物质利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逢辰,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雅致,情感真挚。他一生游历广泛,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游玩后湖之时,表达了在悠闲的自然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长卿的《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湖边游玩时的闲适心境。全诗结构严谨,却又流畅自然,描绘了湖水的深邃与春日的生机,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开篇以“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引入,自然景色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湖水的宁静与深邃。接着,“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湖面绿波荡漾,生机勃勃。诗人在友人相聚之际,表达了作为客人难以适意的情感,增添了几分惆怅。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好。“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描绘了月光和细雨的意境,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接下来的几句,“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水乡的湿润与生机。
最后几句“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则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整体上呈现了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水面静谧而深邃,充满了自然的生气。
- 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春风吹拂,湖面绿波荡漾,仿佛反射出徐州的美景。
-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身为客人,难以找到心意,恰巧与你相逢,暂时游玩。
-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沿着白蘋的边缘,日落时分,沧浪的舟子归来。
-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渡口上微微的月光映照,西边的树林中雨水渐停。
- 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水面上云雾弥漫,依然湿润,沙滩上的鹤鸣声留住旅人。
-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让我们一起修习隐居生活,能够忘却生计的忧虑。
- 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这里有着深藏的意趣,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心情结合,增添诗意。
- 拟人:通过“水云去仍湿”,让自然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整齐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 春风:代表生机与希望。
- 白蘋:水边植物,象征纯洁与自然。
- 月:象征宁静、思考与隐逸。
- 沙鹤: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长卿的《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友情的思念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隐居生活的向往
- C. 对战乱的忧虑
-
“夤缘白蘋际”中的“夤缘”是什么意思?
- A. 沿着
- B. 远离
- C. 随意
-
诗中提到的“子陵”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阮籍
- C. 李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刘长卿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但刘长卿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孤独的隐士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唐诗歌》
- 《刘长卿诗集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