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补阙之上都
—— 刘长卿〔唐代〕
独归西掖去,难接后尘游。
向日三千里,朝天十二楼。
路看新柳夕,家对旧山秋。
惆怅离心远,沧江空自流。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回到西掖,无法与后来的游人相接。
向着太阳的方向,三千里遥远,朝天的高楼在前。
路上看见新柳在黄昏中摇曳,家对着旧山在秋天的映衬下。
心中惆怅,离别的距离如此遥远,沧江水流淌,空自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掖:指西边的宫门,特指朝廷。
- 后尘游:后来的游人,指在我之后出发的人。
- 三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十二楼:指朝天的高楼,形容气势宏伟。
- 新柳:春天新长出的柳树,象征生机。
- 旧山:指故乡的山,带有怀旧的情感。
- 惆怅:忧伤、失落的心情。
- 沧江:泛指大江,象征着流逝的时间。
典故解析:
- "朝天":在古代,朝天通常指向天子或朝廷,表达对权力中心的向往。
- "沧江":在古诗中,沧江常常象征着流逝的岁月与离别的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君贞,号景山,长于五言诗。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抒写离别、思乡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李补阙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惋惜与自我内心的孤独。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送李补阙之上都》是刘长卿的一首经典送别诗,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全诗四句,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首句“独归西掖去”直接表明了作者的独行与孤独,后面“难接后尘游”则暗示了与友人李补阙的离别,增添了惆怅之情。接着“向日三千里,朝天十二楼”用距离和高度来渲染出远行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接下来的“路看新柳夕,家对旧山秋”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夕阳下的美景,传达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最后一句“惆怅离心远,沧江空自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沧桑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归西掖去:诗人独自回归,传达出孤独的情绪。
- 难接后尘游:无法与后来的友人相会,感到遗憾。
- 向日三千里:面向远方,暗示旅途的遥远。
- 朝天十二楼:描绘高耸的楼阁,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路看新柳夕: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表现出生机与希望。
- 家对旧山秋:对比新柳与旧山,体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惆怅离心远:内心的惆怅与离别产生的距离感。
- 沧江空自流:象征着人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沧江”比喻时间流逝。
- 对仗:如“朝天十二楼”与“家对旧山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新柳、旧山等意象,表现了生机与怀旧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柳: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生机。
- 旧山:代表着思乡之情,反映了人对过去的怀念。
- 沧江: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长卿的《送李补阙之上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新柳”象征着什么? A. 生命与希望
B. 离别
C. 绝望
答案:A -
“朝天十二楼”中的“十二楼”指的是什么? A. 高楼大厦
B. 朝廷
C. 朋友的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壮志的情怀。
- 李白《送友人》: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对比:
- 刘长卿的《送李补阙之上都》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有离别的主题,但刘长卿更注重内心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友谊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