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遐观堂暮饮》

时间: 2025-01-04 08:11:56

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遐观堂暮饮》
作者:姚燧 〔元代〕

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
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
莫酹刘伶荷锸。


白话文翻译

谁说夔龙这样的神龙不能为您服务呢?
白头苍苍的离别与动乱我从未听说过。
在三秦大地上,青翠的树木生机盎然,
远处千里青山融入了暮色的云层。
我问何为事业,何为功勋?
百年之内,五十岁已成中分。
从今往后,我要酩酊大醉万八千场,
不必再让刘伶的酒杯空着。


注释

  • 夔龙:传说中的神龙,象征权势和地位。
  • 白头离乱:白头指年老时,离乱则指离别和动乱,表达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 三秦:指陕西一带,古称三秦,形容这里的自然美景。
  • :洒酒祭奠,通常用以表达对逝去者的怀念。
  • 刘伶:东汉时期著名的饮酒诗人,以豪放的饮酒风格著称。

典故解析

  • 夔龙:古代神话中夔龙是能呼风唤雨的神兽,象征王权和权势。诗中提到夔龙,可能暗指诗人对权力与权利的思考。
  • 刘伶:历史上的刘伶以饮酒著称,诗中提及其名,有劝酒的意味,也表达了对饮酒文化的追捧与认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元代诗人,生于元初,性格豪放,常以酒作乐,作品多描绘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鹧鸪天·遐观堂暮饮》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在酒中寻找慰藉,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遐观堂暮饮》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奈。诗开头以“谁道夔龙不致君”引入,既表达了对权力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接着提到“白头离乱不曾闻”,以老年人对生活的反思,突显了诗人的人生观。

在自然描绘上,“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暮色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这些自然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生机勃勃到愈加沉静,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最后几句“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表达了诗人放纵自己、享受生活的态度,既传达了对饮酒文化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生短促的警醒。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感伤的生活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道夔龙不致君:质疑权力与地位是否能真正服务于人。
  2. 白头离乱不曾闻:表达对离别与动乱的无奈与感慨。
  3. 三秦碧树生春色:描绘春天的生机,展现自然的美好。
  4. 千里青山入暮云:远山融入暮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5. 何事业,底功勋:反思人生的成就与追求。
  6. 百年五十已中分:感慨时间的流逝,人生已过半。
  7. 从今万八千场醉:表达放纵自己、享受生活的决心。
  8. 莫酹刘伶荷锸:不让酒杯空着,象征对饮酒文化的认可。

修辞手法

  • 对比:春色与暮云的对比,展现生活的变迁。
  • 象征:夔龙象征权力,刘伶象征饮酒文化。
  • 排比:最后几句的结构类似,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最终转向对享受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夔龙: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白头:象征老年与经历的沧桑。
  • 三秦碧树: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千里青山: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放纵与享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夔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权势与地位
    C. 年龄的增长

  2. “白头离乱不曾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3. “从今万八千场醉”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追求功名
    B. 放纵享乐
    C. 对人生的绝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同样表达了饮酒作乐的人生态度。
  • 《月下独酌》(李白):通过酒表达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将进酒》(李白)与《鹧鸪天·遐观堂暮饮》(姚燧):

  • 主题相似:都探讨了饮酒与人生的关系。
  • 风格对比:李白的豪放与姚燧的沉思,展现了不同的饮酒文化。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姚燧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饮酒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