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4:4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其三
作者:姚鹓雏
魏晋风非远。论襟情刚疏简傲,步兵中散。与物无伤唯缄口,忤俗终成冰炭。寄癖好也如嵇锻。种药栽花闲活计,唤乌圆花底长为伴。春日午,闪睛线。典琴乞米焉云免。自区分胡奴仁祖,外和中狷。四壁萧然书插架,翳户蓬蒿都满。赖清圣浊贤陶遣。拔却金钗藏斗酒,看练裙来举梁鸿案。身后事,动凄叹。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诗反映了魏晋时代的风尚与情怀。作者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性情与志趣,尽管在社会中显得孤傲,但心灵却始终保持清净。他与世无争,只是默默地坚守自己的爱好,仿佛成了一个隐士,寄情于种花和养药。春日的午后,他在阳光下弹琴乞米,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虽与世俗有所划分,但外表上却与他人和谐相处,内心却依然孤高。屋内的书架上满是书籍,窗外的杂草丛生,显示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作者自得其乐,偶尔也饮酒吟诗,仿佛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尽管身后有许多事可叹,但他依然选择了那份宁静与孤独。
注释
- 魏晋风:指魏晋时期的风尚和文化气息,强调文人气质和个性。
- 冰炭:比喻对立的事物,形容情感的矛盾和冲突。
- 嵇锻:嵇康是魏晋著名的隐士,象征志趣高洁的隐士生活。
- 梁鸿:古代隐士,代表着清高的品格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鹓雏,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受魏晋文化影响深厚,崇尚个性与自由。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个体意识觉醒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思,对外部世界的反叛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姚鹓雏在《金缕曲 其三》中展现了深厚的魏晋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自由的形式,体现了诗人不拘一格的艺术追求。诗中所提到的“魏晋风非远”,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传统的再认识。
通过“与物无伤唯缄口,忤俗终成冰炭”,可以看到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冷淡态度。诗的意象如“种药栽花闲活计”,生动地勾勒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田园诗的情趣。春日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虽有孤独之感,却并不悲观。通过“拔却金钗藏斗酒”的意象,诗人展示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愿意在清酒与诗歌中寻找乐趣。在整首诗的结尾,诗人虽对身后事有所感叹,但更显得淡然,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晋风非远:即便时代已远,魏晋的风尚在我心中依然存在。
- 论襟情刚疏简傲,步兵中散:谈论情怀,虽疏离简朴,却显得傲然自信。
- 与物无伤唯缄口,忤俗终成冰炭:与世俗无争,选择沉默,最终孤独如冰炭相对。
- 寄癖好也如嵇锻:我的爱好如同嵇康般高洁,寄情于自然。
- 春日午,闪睛线:春天的午后,阳光闪烁,光影交错。
- 典琴乞米焉云免:弹琴乞讨,不求回报,生活自在。
- 自区分胡奴仁祖,外和中狷:心中有别,外表和谐,内心却倔强。
- 四壁萧然书插架,翳户蓬蒿都满:四周静谧,书架上书籍满满,窗外杂草丛生。
- 赖清圣浊贤陶遣:依靠陶渊明的清雅,逃避世俗的浑浊。
- 拔却金钗藏斗酒,看练裙来举梁鸿案:放下世俗的束缚,举杯畅饮,追寻理想的生活。
- 身后事,动凄叹:对过去的感慨,虽有遗憾,但已无所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炭”比喻情感的矛盾。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春日午”,营造出悠闲的氛围。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琴: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高尚情操。
- 书架:象征知识的积累与精神的追求。
- 斗酒:体现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与自我放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缕曲 其三》的作者是?
- A. 嵇康
- B. 姚鹓雏
- C. 陶渊明
- D. 梁鸿
-
诗中提到的“冰炭”指的是什么?
- A. 相互依存的关系
- B. 情感的矛盾
- C. 生活的对比
- D. 自然的和谐
-
“春日午,闪睛线”中“闪睛线”指的是什么?
- A. 阳光照射
- B. 春天的花
- C. 风的轻拂
- D. 树影摇曳
答案
- B. 姚鹓雏
- B. 情感的矛盾
- A. 阳光照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题都城南庄》——崔护
诗词对比
- 姚鹓雏 vs 陶渊明:两者皆为追求隐逸生活的诗人,但姚鹓雏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不羁,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融入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姚鹓雏诗集》
- 《魏晋风度与文化精神》
-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