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送友人归湘中》

时间: 2025-01-06 09:54:22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

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

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后送友人归湘中
杜荀鹤 〔唐代〕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
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
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家靠近三湘的河岸,门前就是钓鱼的礁石。渔竿见证了我壮年时的离别,白发让我在乱世中归来。岳阳的春天暖和时没有猿猴的叫声,江边的春天则有燕子在飞翔。我的一生中,书和剑都在手中,不要忘记机缘与智谋。

注释:

  • 家枕三湘岸:家中依偎在三湘河岸边。
  • 门前即钓矶:门前就是钓鱼的礁石。
  • 渔竿壮岁别:渔竿见证了我年轻时的离别。
  • 鹤发乱时归:白发在动乱时归来。
  • 岳暖无猿叫:岳阳的春天温暖没有猿猴的叫声。
  • 江春有燕飞:江边的春天有燕子飞翔。
  • 平生书剑在:一生中书和剑都在手中。
  • 莫便学忘机:不要轻易忘记机缘与智谋。

典故解析:

  • 三湘:指湘江及其支流,地处湖南省,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
  • :指岳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岳阳楼闻名遐迩,常与春景联系在一起。
  • 书剑:象征文人雅士的文化修养及武侠精神,书与剑常常被用来表现理想与抱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46年,卒于公元904年。其诗风典雅,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乱之后,诗人向友人送别,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及对未来的思索。此时正值战乱,诗人用自然景象来映衬人事的变化,寄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开篇两句“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描绘了诗人家乡的宁静美好,渔竿和钓矶成为了岁月流逝的见证,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不舍。接着“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反衬出人世的动荡不安。最后,诗人用“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来总结,强调了在乱世中要保持理智与智慧,不忘记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枕三湘岸:诗人家坐落在三湘河岸,展现了地理位置的美丽。
  2. 门前即钓矶:门前即为钓鱼的礁石,意指环境优美。
  3. 渔竿壮岁别:渔竿象征着年轻时的离别,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4. 鹤发乱时归:白发在动荡之际回归,突出时间的流逝与沧桑。
  5. 岳暖无猿叫:春天的岳阳宁静而温暖,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6. 江春有燕飞:江边的春天生机勃勃,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7. 平生书剑在:书与剑象征着诗人的文化和志向。
  8. 莫便学忘机:告诫人们在动乱中不要忘记机缘与智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形成音韵和谐的对仗。
  • 意象:渔竿、鹤发、燕子等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自然背景。
  • 比喻:书与剑的结合象征文人的抱负与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动荡时代的感慨,同时强调了在乱世中保持机智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湘:象征故乡的温情与美好。
  • 渔竿:代表青春的记忆与离别。
  • 鹤发:象征岁月的无情与沧桑。
  • 燕飞: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湖南
    C. 江西

  2. “渔竿壮岁别”中的“壮岁”指的是哪个年龄段? A. 青年
    B. 中年
    C. 老年

  3. 诗的最后一句话强调了什么? A. 忘记一切
    B. 保持智慧与机缘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送别之情。
  • 《春望》(杜甫):描绘了战乱背景下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望》《乱后送友人归湘中》都反映了时代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前者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