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僧赠柱杖》

时间: 2025-01-06 13:15:03

千回掌上横,珍重远方情。

客问何人与,闽僧寄一茎。

画空疑未决,卓地计初成。

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僧赠柱杖》
作者:张祜 〔唐代〕

千回掌上横,珍重远方情。
客问何人与,闽僧寄一茎。
画空疑未决,卓地计初成。
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根拐杖的珍视和对远方情感的珍重。客人问这根杖是谁赠送的,作者答道是来自闽地的一位僧人。画空似乎尚未决定,而这根杖的支撑作用也初见成效。幸好这根拐杖能用文字来描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支持,力量并不轻微。

注释

  • 千回掌上横:形容拐杖在手中多次旋转,意在强调对拐杖的珍重。
  • 珍重:珍惜、重视。
  • 远方情:指思念或牵挂的情感。
  • 闽僧:来自福建的僧人。
  • 画空:描绘空灵的意境,可能指思绪未定。
  • 卓地:稳重扎根于大地,意味着脚踏实地。
  • 文堪采:能够用文学进行描绘。
  • 扶持力不轻:拐杖的支撑力大,象征着坚实的支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字思远,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文人交游频繁之时。诗人因缘与僧人交情深厚,特意作此诗以表达对赠杖之情的感激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答僧赠柱杖》是一首兼具情感与哲理的作品。诗的开头“千回掌上横”便以生动形象展现了拐杖在手中的状态,既是物品,又是情感的承载。通过“珍重远方情”,诗人将对这根拐杖的珍视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情感的双重性。

接下来的两句“客问何人与,闽僧寄一茎”,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诗人与他人的互动,同时也强调了拐杖的来源与赠予者的身份。这里的“闽僧”不仅是物质上的赠与者,更是精神上的支持者,象征着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后面的两句“画空疑未决,卓地计初成”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选择与困惑时,拐杖作为支撑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身体的依靠,更是心灵的支柱。最后一行“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轻”则是对文学的赞美,强调了文字的力量和拐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现了人生中对友谊、支持与理解的渴望,从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坚定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回掌上横:拐杖在手中旋转,象征着对生活的思考与珍重。
  2. 珍重远方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情感。
  3. 客问何人与:引入对话,表现出对拐杖的好奇与关注。
  4. 闽僧寄一茎:明确了拐杖的来源,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5. 画空疑未决:潜在的困惑与迷茫,表现出生活的不确定性。
  6. 卓地计初成:稳扎根基,暗示生活的逐步安定。
  7. 幸以文堪采:文学的力量是重要的支撑。
  8. 扶持力不轻:拐杖象征着坚实的支持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拐杖”作为支撑的象征,隐喻生活中的友情与支持。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使情感表达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拐杖的叙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与生活中支撑的必要性,传递出一种温暖与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拐杖:象征着支持与帮助,暗示友情的力量。
  • 远方:代表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僧人:象征着修行与精神的寄托,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回掌上横”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拐杖的使用
    • B. 对生活的思考
    • C. 对友谊的珍重
  2. “闽僧寄一茎”中的“闽僧”指的是?

    • A. 福建的僧人
    • B. 朋友
    • C. 诗人自己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张祜的《答僧赠柱杖》均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但前者更多关注国家与家国情怀,后者则更偏向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相关唐诗研究文献与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