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军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4 22:58: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先锋才攻门,后军已登陴。
拔都不怕死,直上搴贼旗。
马前献逆首,脚下踏死尸。
长河走败船,疾遣飞将追。
幕中作露板,应有傅脩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斗场景,先锋部队刚刚攻破敌人的城门,后面的军队已经登上了城墙。士兵们毫不畏惧死亡,直奔敌军的旗帜而去。战马前带回了敌将的首级,脚下则是无数的尸体。长河上漂浮着败船,急忙派出骑兵追击敌人。在指挥幕布之中,想必有傅脩(古代名将傅士仁)的英勇精神。
注释:
- 先锋:指的是率先出征的军队。
- 登陴:攀登城墙。
- 拔都:指的是打败敌将。
- 搴贼旗:拔掉敌人的旗帜。
- 逆首:敌将的首级。
- 死尸:战斗中阵亡的士兵的尸体。
- 长河走败船:长河上漂流的败船,象征敌人的失败。
- 飞将:指迅速的骑兵。
- 幕中作露板:指指挥幕布下的将领在作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擅长古文和诗词,作品多描写战争与英雄气概,风格豪放,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时期,正值元朝与各地方势力之间的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战斗场景,表达了对战士们的英勇精神的赞美和对胜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紧凑的结构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激烈的战斗场景和士兵们无畏的精神。开头两句,先锋军刚刚攻破敌人的防线,后续的军队紧随其后,展现了整齐划一的军队气势。接下来的句子,诗人通过“拔都不怕死,直上搴贼旗”,表现出士兵们的无畏精神,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勇敢。
“马前献逆首,脚下踏死尸”两句则更为直观地描绘了战斗的惨烈,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牺牲的沉重感。诗中提到的“长河走败船”更是象征着敌军的失败,表现出胜利的希望和追击的决心。在最后一句“幕中作露板,应有傅脩期”,不仅强调了指挥者的作用,也暗示了历史上名将的精神将激励士兵们奋勇向前。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斗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荣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锋才攻门:先锋部队刚刚攻破敌人的城门,暗示战斗的开始。
- 后军已登陴:后面的军队已经迅速登上了城墙,展现了军队的迅速而有序。
- 拔都不怕死:士兵们毫不畏惧死亡,表现出他们的勇敢和决心。
- 直上搴贼旗:直奔敌军的旗帜,象征着对敌人核心的攻击。
- 马前献逆首:战马前带回敌将的首级,显示胜利的标志。
- 脚下踏死尸:士兵们在尸体上行走,体现出战斗的惨烈。
- 长河走败船:长河上漂浮着败船,暗示敌人的失败。
- 疾遣飞将追:急忙派出骑兵追击,表现出将士们不放弃的精神。
- 幕中作露板:指挥者在幕布后面指挥作战,强调指挥的重要性。
- 应有傅脩期:暗示有名将的精神在激励着士兵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马前献逆首,脚下踏死尸”,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长河走败船”来形象化敌人的失败。
- 排比:通过连续的动作描写,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现出士兵们的英勇无畏与不怕牺牲的精神,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指挥者的尊敬,反映了战斗中的荣耀与惨烈。
意象分析:
- 先锋:象征着勇气与开端。
- 死尸:代表战争的残酷与牺牲。
- 贼旗:象征敌人的统治与威胁。
- 败船:象征敌军的失败与溃散。
- 飞将:象征迅速与果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先锋才攻门”意指: A. 先锋正在出征
B. 先锋刚攻破敌人的城门
C. 先锋在休息
D. 先锋正在约定出征时间 -
“脚下踏死尸”的意思是: A. 踩着尸体前进
B. 死尸在战场上
C. 士兵们在沉思
D. 只是在战斗前 -
诗中提到的“长河走败船”象征: A. 胜利的希望
B. 敵人的失败
C. 战斗的结束
D. 水流的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张翥《后出军五首》与杜甫《春望》:
- 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士兵的英勇,但是张翥的诗更侧重于战斗的激烈场面,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思考。
-
张翥与李白:
- 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浪漫,张翥则更注重实际的战斗情景和士兵的勇气,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元代诗人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