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太学》
时间: 2025-01-01 12:4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驾幸太学
作者: 刘奉世 〔宋代〕
圣典重精及表章,
旷仪亲举自宗庠。
纵观桥拥浮云盖,
侍问庭充振鹭行。
首举儒风隆上国,
光增帝业掩前王。
太平荣遇惭多幸,
重见歌虞起庙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太学中受到皇帝的重视和恩宠,感慨古籍的深奥与重要,感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的荣幸与机遇。诗中提到的“纵观桥拥浮云盖”描绘了太学的壮丽景象,而“侍问庭充振鹭行”则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向往与追求。最后,诗人感到在太平盛世中获得的荣誉与成功,心中却有些不安和惭愧。
注释:
- 圣典:指经典的书籍,特别是儒家经典。
- 重精:表示重视精深的学问。
- 表章:表彰或记录的文书。
- 旷仪:宽广的仪式,形容气氛庄重。
- 宗庠:指学校,尤其是太学。
- 侍问:指在庭院中聆听或请教。
- 振鹭行:比喻学问的追求,如同白鹭翩翩起舞。
- 光增帝业:光大帝王的业绩。
- 掩前王:超越前任的君主。
- 太平荣遇:指在太平时期获得的荣华与机会。
- 歌虞:指虞舜的歌,象征美好的政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奉世,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儒家经典的敬仰与对国家前景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时期,诗人作为太学的一员,深感时代的荣光与自身的幸运。
诗歌鉴赏:
《驾幸太学》是刘奉世的一首颂歌,充满了对儒学的崇敬和对国家繁荣的感慨。全诗以太学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荣华富贵的珍惜与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特别是“纵观桥拥浮云盖”,描绘了太学宏伟的景象,给人一种高远清新的感觉,相互映衬出学问的高贵和深邃。
诗人对“首举儒风隆上国”的赞美,体现了他对儒家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最后两句提到的“太平荣遇惭多幸”,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在享受荣华的同时,他也感到自己的幸运与前辈的成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巧,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力度又富有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典重精及表章:强调经典书籍的重要性,表彰学术成就。
- 旷仪亲举自宗庠:描绘太学的庄严与诗人作为太学学子的光荣。
- 纵观桥拥浮云盖:描绘太学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身处云端的感觉。
- 侍问庭充振鹭行:表达了对学问的向往和追求。
- 首举儒风隆上国:赞美儒家文化对国家的影响。
- 光增帝业掩前王:表明对现任帝王事业的支持与期望。
- 太平荣遇惭多幸:反映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 重见歌虞起庙堂:寄托对美好政治的向往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振鹭行”比喻学问的生动。
- 对仗:整首诗语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太学的描绘,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崇高敬意,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身荣幸的惭愧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殿堂。
- 浮云: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鹭: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学问的纯粹。
- 庙堂:象征着政治与权力的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圣典”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
- B. 经典文献
- C. 诗词
- D. 小说
-
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态度是?
- A. 不屑一顾
- B. 崇敬
- C. 怀疑
- D. 无所谓
-
“太平荣遇惭多幸”的意思是?
- A. 对未来的无奈
- B. 对荣华的感激和惭愧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国家的失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更多表达了个人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感慨。
- 《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尽管主题不同,但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
- 《刘奉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