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岸碧漪深,底事催人行色。
无计曲留情话,只别愁如织。
小蛮樊素两倾城,几度醉狂客。
明日扁舟西去,听歌声不得。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柳岸,水波荡漾,为什么要催促人离去呢?
无奈无法留住那细腻的情话,只能在离别中愁绪如织。
小蛮和樊素两个美人倾国倾城,曾几度让醉酒的客人陶醉。
明天我将乘小舟向西而去,再也听不到那美妙的歌声了。
注释:
- 柳岸:柳树的岸边,象征着温柔和离愁。
- 碧漪:形容水波碧绿,生动形象地描绘江边的美景。
- 催人行色:催促人离开的样子,体现了离别的无奈。
- 曲留情话:指希望通过曲折的情话来留住情感,然而却无能为力。
- 愁如织:愁苦如同织成的布,形容愁绪繁重。
- 小蛮、樊素:传说中的美人,象征着绝世的美丽。
- 醉狂客:指沉迷于美色的客人。
- 扁舟:小舟,代表着离别的旅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字孟琦,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洪适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切感悟。
创作背景:
《好事近(别傅丈)》是洪适在离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描绘的柳岸美景和美人更是映衬了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开篇以“柳岸碧漪深”引入,柳树的婀娜和水波的荡漾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凄美的氛围。接着,诗人感叹“底事催人行色”,传达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这种情绪在后面的“只别愁如织”中愈发明显。接下来提到的小蛮和樊素,既是美人的代称,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显示出诗人对美丽的向往与对当下欢愉的珍惜。最后一句“明日扁舟西去,听歌声不得”,则是将离别的感伤推向高潮,表达了即将远离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岸碧漪深:柳树岸边水波荡漾,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 底事催人行色:为什么要催促人离开,流露出无奈的情感。
- 无计曲留情话:没有办法通过柔情的话语来留住情感。
- 只别愁如织:离别时愁苦如同织成的布,愁绪浓厚。
- 小蛮樊素两倾城:提及两个美人,象征着倾国倾城的绝色。
- 几度醉狂客:曾经的顾客因美丽而沉醉。
- 明日扁舟西去:预示着即将离去,乘小舟向西。
- 听歌声不得:再也无法听到那动人的歌声,表达了无奈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绪比作织成的布,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离别的感受赋予了情感,突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温柔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岸:象征离别和柔情。
- 碧漪:代表自然美景与宁静。
- 小蛮、樊素:象征绝世美丽与青春的流逝。
- 扁舟:象征离去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个美人是? A. 小蛮和樊素
B. 红颜和白发
C. 月影和晨星
D. 花香和风声 -
诗中“柳岸碧漪深”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伤感
B. 喜悦
C. 宁静
D. 恐惧 -
“只别愁如织”中的“如织”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丽
B. 愁苦
C. 轻松
D. 快乐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但更侧重女性的柔情与感伤。
- 《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更加宽广而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