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阅唐诗纪事王起李绅张籍令狐楚于白乐天》

时间: 2025-01-17 08:33:26

雪。

凝明,澄彻。

飞玉尘,布琼屑。

苍云暮同,岩风晓别。

深山樵径封,远水渔舟绝。

南枝忽报梅开,北户俄惊竹折。

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凝明,澄彻。飞玉尘,布琼屑。苍云暮同,岩风晓别。深山樵径封,远水渔舟绝。南枝忽报梅开,北户俄惊竹折。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

白话文翻译:

雪花凝聚得如明珠般晶莹透彻,飞舞的雪尘像是洒落的琼瑶。苍穹的云彩在黄昏时分交织,山间的风在黎明时分告别。深山中的樵夫小路被封闭,远方的渔舟已不见踪影。南边的树枝突然传来梅花盛开的消息,北边的门口却突然传来竹子折断的惊呼。万树虽有花开,但春天却不再红艳,九天之上没有月亮,漫漫长夜显得格外苍白。

注释:

  • 凝明:凝聚而明亮,形容雪的状态。
  • 飞玉尘:飞舞的雪花像玉屑一样。
  • 琼屑:指雪花的细腻洁白。
  • 苍云:指深色的云彩,常与黄昏相伴。
  • 岩风晓别:山间的风在晨曦中与黑夜告别。
  • 樵径:砍柴的小路。
  • 渔舟:捕鱼的小船。
  • 梅开竹折:分别描绘春梅和竹子的景象。
  • 万树有花春不红:尽管有花,但春天的活力并未复苏。
  • 九天无月夜长白:夜空无月,彰显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止庵,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杨慎的《舟中阅唐诗纪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的纯洁与美丽,同时又蕴藏着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以“雪。凝明,澄彻”展现出雪的晶莹,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描写深山与远水,逐渐引出了人与自然的隔阂,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反映出诗人对春天与生命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孤独感。整首诗在形式上追求对仗工整,而内容上则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哲学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杨慎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雪。凝明,澄彻。”:开篇直入主题,雪的清澈与明亮。
    • “飞玉尘,布琼屑。”:比喻雪花轻盈,仿佛玉屑般飘落。
    • “苍云暮同,岩风晓别。”:描绘黄昏的苍云与晨风的交替,暗示时间的流逝。
    • “深山樵径封,远水渔舟绝。”:山中小路封闭,渔舟远去,象征人与自然的疏离。
    • “南枝忽报梅开,北户俄惊竹折。”:春天的消息与竹子的意外,形成对比,暗示春天的无常。
    • “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尽管春天来了,但却是孤独的夜晚,感叹生命的无常与孤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飞玉尘”和“琼屑”,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苍云暮同,岩风晓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南枝忽报梅开”,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纯洁与孤独。
  • :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新生。
  • :象征坚韧与生命力,折断则暗示不如意。
  • 苍云、岩风:自然力量的象征,与人心情的变化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玉尘”指什么?

    • A. 雪花
    • B. 云彩
    • C. 风
    • D. 星星
  2. 诗人通过“万树有花春不红”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对春天的失望
    • C. 对花的赞美
    • D.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慎的《舟中阅唐诗纪事》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表达,但杨慎更加强调孤独与人生的无常,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对春天生机的赞美与希望。

参考资料:

  • 相关诗词集:《明代诗词选》
  • 研究文章:《杨慎的诗歌艺术研究》
  • 参考书目:《唐诗三百首》